[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得到纤用大麻再生植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8469.3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2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超华;臧巩固;赵立宁;高春生;唐蜻;李育君;范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 | 代理人: | 张慧,宁星耀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得到 大麻 再生 植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得到纤用大麻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大麻科(Cannabinaceace)大麻属(Cannabis)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数千年的种植利用历史。大麻浑身是宝,既能生产优质的纺织纤维,在食品、药用和建材工业等方面也有巨大应用价值。大麻根据其四氢大麻酚(THC)含量分为毒品大麻、中间型大麻和纤用大麻三种,我国是纤用大麻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30%左右。
由于上世纪很多国家禁止种植一切大麻,导致许多珍贵种质资源遗失,对大麻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作物。而且,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常异花授粉作物,种质杂合度高。使用常规的系统育种方法进行品种选育和改良进展缓慢。基因工程技术是植物育种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但要获得目标性状改良的转基因植物,建立一个高效的再生体系是前提。
在大麻再生体系研究中,外植体的选择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主要受制于外植体的选择,目前用于大麻再生的外植体有茎尖、带节茎段、下胚轴、叶片,这些材料的取材周期和便捷性受到限制。选用大田采摘的实生苗的茎尖、茎段等作为外植体,将受到生长季节和消毒程序繁琐的限制〔参见尹品训,杨明,郭鸿彦,刘振博,胡学礼,陈裕,大麻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J]. 西南农业学报. 2005(04)〕。选用种子消毒后(未去种皮)播种产生的无菌苗的茎尖、下胚轴、带节茎段作为外植体,从播种到无菌苗长大到适宜取材时期,需要15-20天,影响实验周期的紧密性〔参见张利国,宋宪友,房郁妍,郑楠,吴广文.大麻新品种龙大麻一号再生体系初探[J]. 中国麻业科学. 2012(03)〕。申请号为200610088353.7的中国专利申请,将种子消毒后接种于培养基,20天后才能获得茎尖外植体,30天后获得侧芽,培养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周期较短,操作方便的快速得到纤用大麻再生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得到纤用大麻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纤用大麻种子经无菌处理、播种得到无菌苗;
参见程超华,李育君,赵立宁,唐蜻,臧巩固,三重处理法获得大麻种子无菌苗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 2011(01);
(2)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子叶从2天苗龄或3天苗龄的无菌苗上撕下(不宜切下,否则会影响再生频率),切去叶尖,正置于含噻苯隆(TDZ)和α-萘乙酸(NAA)的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出不定芽;所述芽诱导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噻苯隆浓度为0.1-0.2mg/L,α-萘乙酸浓度为0.01-0.05mg/L, 附加蔗糖30g/L,琼脂(6-7)g/L,pH5.5-6.0,光照强度2200-2600lx,光照时间14-16h/d,温度24±2℃,培养时间为18-24天;
(3)经步骤(2)培养18-24天后,待不定芽伸长至1-2厘米高时,将不定芽切下,转到含有吲哚丁酸(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即MS营养物质减半)基础培养基,其中吲哚丁酸(IBA)浓度为0.3-0.5mg/L,附加蔗糖30g/L,琼脂(6-7)g/L,pH5.5-6.0,光照强度2200-2600lx,光照时间14-16h/d,温度24±2℃;培养时间为35-42天,得到生根小苗。
所得到的生根小苗按常规方法移植栽培。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去尖子叶优选为1/2子叶。
本发明所指“大麻”,均为纤用大麻,其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含量<0.3%。
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纤用大麻品种,再生植株诱导率为46%-48%。
本发明基于种子的消毒、剥皮处理,第一次提出用子叶作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可以便捷、快速地得到再生植株。使用2天苗龄或3天苗龄的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这些外植体为无菌状态,生长势均一,可在28天内得到大量再生芽,可比原有方法减少实验周期7-14天,这可为将来的遗传转化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本发明采用2天苗龄或3天苗龄无菌苗的子叶作为外植体,从播种到获得子叶只需要3天时间,子叶再生频率达到46%-48%,可以快速、便捷地得到再生植株。
采用本发明,外植体取材方便、快捷,获得子叶外植体,只需要3天,获得健壮的再生丛芽,只需要18-24天,周期短,并且随时可以播种、获取外植体,不受取材季节、消毒过程等因素的制约,非常适合用于遗传转化研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8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多功能风机底座
- 下一篇:一种金焰彩栾的无菌微型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