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6114.0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葛家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液体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
背景技术:
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等食用菌具有肉质细嫩、软滑、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食用菌生长主要依靠吸收培养基的养分来生长。现有的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方法是将培养基原料加水混合搅拌。培养基配方营养比例较不合理,造成食用菌生长不整齐、采收期延长、品质下降等问题。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向往健康长寿的饮食生活,人们对食用菌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传统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富硒植物受到人们广泛青睐。硒是人体和动物中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硒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及预防癌症的作用,已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亦常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或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因此,富硒食用菌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其配比科学,营养丰富,硒含量高,透气保水性好,由该液体培养基培养的食用菌富硒含量高,质量好,产量高,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毒,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每1L培养基包括:
硫酸镁3.5g,氮源22g,
碳源28g,磷酸二氢钾2.0g,
磷酸氢钠3.5g,维生素B10.5g,
黄芪3g,硒蛋氨酸0.08g,
麦芽硒0.05g,膨胀珍珠岩2.5g。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氮源为琼脂、虾下脚料、油菜壳、黄豆饼粉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玉米粉、淀粉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膨胀珍珠岩的粒径大小为50-80nm,其含水量为5-8%。
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氮源中的土豆去皮、切成丝,加入1L水,加入氮源中的虾下脚料、油菜壳、黄豆饼粉和黄芪,煮沸后继续煮15-20min,冷却至室温,由6-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加入琼脂,用文火加热并搅拌直至琼脂溶解,得到混合液;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碳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钠、维生素B1、麦芽硒、硒蛋氨酸,继续文火煮20-30min,加入膨胀珍珠岩,搅拌,得到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煮沸后继续煮2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文火煮的时间为28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得液体培养基的pH为1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硒蛋氨酸、麦芽硒等无毒的富含硒元素的物质来代替亚硒酸钠,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能提供食用菌丰富的硒元素,使得培养的食用菌,硒含量高,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膨胀珍珠岩是具有多孔状结构,吸附性强,可以提供食用菌生长的处所,且持续的提供给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效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每1L培养基包括:
硫酸镁3.5g,氮源22g,碳源28g,磷酸二氢钾2.0g,磷酸氢钠3.5g,维生素B10.5g,黄芪3g,硒蛋氨酸0.08g,麦芽硒0.05g,膨胀珍珠岩2.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氮源中的土豆去皮、切成丝,加入1L水,加入氮源中的虾下脚料、油菜壳、黄豆饼粉和黄芪,煮沸后继续煮15min,冷却至室温,由6-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琼脂,用文火加热并搅拌直至琼脂溶解,得到混合液;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碳源、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钠、维生素B1、麦芽硒、硒蛋氨酸,继续文火煮20min,加入膨胀珍珠岩,搅拌,得到富硒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葛家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葛家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