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36064.6 | 申请日: | 2015-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鼎恒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22C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fe si mn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喷涂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时看得见光(电弧光)的叫明弧焊,如焊条电弧焊、氩弧焊、二保焊。埋弧焊是在焊剂下面进行的,而不是弧光焊接。明弧焊和埋弧焊的应用极具潜力。其应用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1、表面工程和多种复合材料的结合在材料设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可方便地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3、能够动态形成具有特殊结构性能的复合材料;4、多种材料和多种技术的复合可获得优异的性能。
然而埋弧焊和明弧焊技术的发展却受着材料短板的制约,传统使用的丝材结合强度差、气孔率高、使用率低,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尤其是难以满足人们在特种环境下的使用要求,而这正是人们采用明弧焊和埋弧焊技术过程中所要追求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传统焊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Fe占16-22份、Si占51-67份、Mn占10份、W占8份、Al2O3占1份。
Si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W是一种硬质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W的熔点高,蒸气压很低,蒸发速度也较小。W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时不跟空气和水反应,不溶于盐酸、硫酸、硝酸和碱溶液。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加入纳米涂层中能有效提高涂层硬度、耐磨性和耐腐性。
所述Al2O3增加了材料的结合强度,减少了气孔率。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采用气雾化法制得Fe-Si-Mn-W的纳米球;
(2)向步骤(1)制得的纳米球中加入Al2O3,最后根据所焊接母材的不同,采用活性剂保护法混合不同种类的合金粉末制得纳米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有合金钢材的高强度,又有钛金属的优异耐蚀性、高静摩擦系数等特点。本发明制得的焊层的硬度可达到HRC38,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和较小的气孔率,结合强度、抓附力较高,焊层厚度可达5毫米,致密度良好为0.85,适用于明弧焊,还可作为热喷涂层材料的底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结合强度,在相同的条件下,本发明的结合强度、耐腐蚀性是普通丝材结合强度的2-3倍,可见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Fe占16份、Si占51份、Mn占10份、W占8份、Al2O3占1份。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气雾化法制得Fe-Si-Mn-W的纳米球;
(2)向步骤(1)制得的纳米球中加入Al2O3,最后根据所焊接母材的不同,采用活性剂保护法混合包括Al在内的不同种类的合金粉末制得纳米粉末。
实施例二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Fe占18份、Si占55份、Mn占10份、W占8份、Al2O3占1份。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Fe占20份、Si占61份、Mn占10份、W占8份、Al2O3占1份。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Fe占22份、Si占67份、Mn占10份、W占8份、Al2O3占1份。
一种硬质Fe-Si-Mn-W焊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鼎恒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鼎恒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6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