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35896.6 | 申请日: | 2015-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良;龚珊;尹丽华;王晓丽;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纤维检验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长丝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纤维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纤维品种,比电阻在107Ω·cm以下,而常规涤纶的比电阻为1014Ω·cm,腈纶为1013Ω·cm,丙纶为6.5×1015Ω·cm。由于导电纤维的比电阻值远低于普通纤维,同时电荷半衰期很短,因此导电纤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除静电,用导电纤维制成的导电织物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屏蔽、吸收电磁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行业的导电网、导电工作服,医疗行业的电热服、电面、电热绷带,航空、航天、精密电子行业的电磁屏蔽罩等方面。
国内现行测试标准为FZ/T 54042-2011《导电涤纶牵伸丝》附录A 规定的导电性能试验方法,其测试原理将试样夹持在两个定距离电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测量其单位电阻,来表征导电涤纶牵伸丝的导电性能。该方法存在的测试缺陷包括:1)该方法未规定试样测试装置,只是应用两个电极测试导电长丝试样的电阻,实验数据表明,试样的伸直状态对测试结果有影响;2)该方法仅应用单位电阻考核试样导电性能,即单位长度长丝导电性能,对于不同线密度的长丝而言,其导电性能不能有效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绝缘体、两个铜质夹头、两个铜质支架、绝缘支架、滑轮、张力砝码、绝缘导轨和高阻计;
所述绝缘导轨设置于绝缘体上,所述绝缘导轨上设置两个铜质支架,两个铜质支架分别通过连接导线与高阻计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每个铜质支架顶端设置铜质夹头,所述绝缘支架设置于一个铜质支架上,所述绝缘支架顶端设置滑轮。
至少一个铜质支架在绝缘导轨上滑动设置。
在施加预加张力的条件下,使试样伸直,采用铜质夹头夹持试样,在规定电压条件下,测试试样电阻,试样夹持长度可通过绝缘导轨调整。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1) 抽取10只筒丝,每只随机取约30cm长束丝3段,共30段;
2) 试样在50 ℃的烘箱中处理30 min;
3) 试样调湿大气:温度(20±2)℃,湿度(35±5)%,导电涤纶长丝调湿2 h,导电锦纶长丝调湿4h;
4) 将试样固定在上述测试装置上,确保试样有效夹持长度为10cm,预加张力(cN)为0.05×试样线密度(dtex);
5) 将高阻计(11)电压开关置100V处,30s后读取电阻值;
6) 按下列公式计算试样体积比电阻(Ω·cm)。
式中:
ρVi —第i个试样体积比电阻,Ω·cm;
Ri —第i个试样电阻测试值,Ω;
T —试样线密度,tex;
Li —第i个试样夹持长度,cm;
σ —试样体积密度,g/c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涉及的导电性能测试装置,在施加预加张力的条件下,使试样伸直,采用铜质夹头夹持试样,在规定电压条件下,测试试样电阻,试样夹持长度可通过绝缘导轨调整;同时本发明给出了试样体积比电阻的计算方法,对不同线密度的导电长丝,有效评价其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1-绝缘体1;21-铜质夹头;22-铜质夹头;31-铜质支架;32-铜质支架;41-正极;42-负极;51-连接导线;52-连接导线;6-试样;7-绝缘支架;8-滑轮;9-张力砝码;10-绝缘导轨;11-高阻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未限于所举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导电长丝导电性能测试装置,它包括绝缘体1、铜质夹头21,铜质夹头22、铜质支架31,铜质夹头32、绝缘支架7、滑轮8、张力砝码9、绝缘导轨10和高阻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纤维检验所,未经江阴市纤维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