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药压环切旋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5202.9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勇;可勇;刘宏波;杨润泽;刘国庆;甄建伟;张玉令;李金明;王国栋;丁玉奎;张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药 压环切旋 拆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药销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子母弹子弹拆解系统上的弹药压环切旋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子母弹子弹的压环是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于子弹弹壳内壁上。在子弹生产过程中,在将压环旋接于子弹弹壳内壁之前,需要在压环的外表面涂抹粘接胶,再借助压环内壁上的卡槽施力,使压环旋入子弹弹壳内壁,由此,借助螺纹连接和胶连接两种连接方式来保证压环与弹壳内壁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也正是这种螺纹连接和胶连接的双重连接结构,使得子母弹子弹的销毁过程中,压环的拆卸过程变得非常困难。一方面,需要将旋退工具对准两个卡槽才能实施旋退动作,此寻找定位过程比较繁琐,不易于实现机械化操作。另一方面,因其连接非常牢固,需要很强力量才可将其通过旋退的方式拆开,因此旋退过程中会因卡槽槽口太浅而出现旋退工具滑脱的情况,导致拆卸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弹药压环切旋拆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环拆卸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弹药压环切旋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切旋工具:
设置一具有中空腔体的刀座;在所述刀座下方通过紧固件连接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开设具有变径肩台的内孔;在刀座上对称地通过刀杆销轴转动安装刀杆;各刀杆中部对称地开设与轴线呈一定夹角的条孔;使各刀杆的顶端伸出刀座并垂直安装锥刀;设置一拉杆,顶部装有张开销轴,所述张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刀杆上的条孔;使拉杆下部伸出所述弹簧座并螺接螺母,在所述螺母与所述弹簧座之间的拉杆上套接蝶簧;
b. 将去掉引信的子母弹子弹装夹固定;
c.调整螺母位置至蝶簧预紧力符合要求;
d.使刀座前移,使刀杆前端的锥刀进入压环内空腔;
e.使拉杆后移,使两刀杆以各自的刀杆销轴为转轴向外呈剪刀状打开,使锥刀涨紧且刀尖切入压环内壁;
f.使刀座旋退,带动压环旋退或将压环内壁切旋破坏。
上述方法中,所述锥刀为三棱锥形刀,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刀杆上。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拉杆后移,可使刀杆张开,锥刀涨紧并切入压环内壁。再使刀座带动刀杆旋转,进而顺利实现对压环的旋退或对其壁体进行破坏性拆除的目的。通过旋进或旋退螺母位置来调整蝶簧的预紧力,从而调整刀杆张开时锥刀对压环内壁的压切力,以调整棱锥形刀的刀锋对压环内壁的切入程度,确保不会在旋退过程中出现滑脱。同时,本发明采用锥形刀,既有利于对压环内壁的切入,也为避免滑脱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本发明通过设计锥刀切入壁体的方法来避免现有技术中利用已有卡槽所带来的寻找对位的繁琐工作过程,同时解决了已有卡槽槽口较浅所带来的拆卸过程中出现的易于滑脱的技术问题,可以实现压环的机械化拆除,从而大大提高作业工效。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中弹药压环切旋拆卸工具的剖视结构图。
图2 是本发明中弹药压环切旋拆卸工具的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弹药压环切旋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参考图1、2所示,设置弹药压环切旋拆卸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5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出嵌入式空心连接件的工具
- 下一篇:扭力保护接杆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