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支付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34539.8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邹骁;陈波;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骁;陈波;马骏;杭州闪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光信号 交互信息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系统 电平信号 身份验证信息 支付结算系统 操作过程 发光元件 人机交互 手持终端 支付业务 接收端 闪烁 转换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支付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手持终端上发光元件的闪烁将移动支付过程中所需的交互信息转化为可见光信号,其中,所述交互信息包括移动支付过程中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由可见光信号接收端接收该可见光信号并将该可见光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由支付结算系统根据该电平信号,获取交互信息并执行相应的支付业务,从而相较于现有移动支付方式而言,存在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性强、效率高、以及人机交互体验好、成本低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支付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在整个支付市场的比重快速上升,其中,近场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一种,随着互联网与实体业务的结合变得越发重要。
具体地,目前,近场支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终端主动扫码支付。即,通过终端摄像头扫取商品或者结算单上的条码或者二维码,自动显示待支付金额或者手动输入待支付金额,之后通过终端网络完成支付。
二、终端被动扫码支付。即,终端显示一个能够代表用户身份的条码或者二维码,以专用扫描枪扫描该条码或者二维码,在结算软件的帮助下自动完成结算。
三、声波支付。即,由终端发出携带身份信息与支付金额信息的声波,由对方终端或者收银设备等接收该信息并完成支付;另外,此场景下,也可以由收银设备发出相应声波并由终端接收以完成支付。
四、终端主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支付。即,具备NFC芯片的终端接近含有NFC标签的商品或者收费设备,读取NFC标签中的商品或者服务标志,并通过终端网络完成支付。
五、终端被动NFC支付。即,将内含有NFC标签的终端靠近收费设备,由收费设备读取NFC标签中的身份信息,完成相应支付。
但是,上述方法在操作方便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上存在相应问题。例如,终端主动扫码支付存在扫描过程耗时较长、不易识别的问题;终端被动扫码支付存在需要定制专门的扫描枪设备,使得支付成本较为昂贵的问题;声波支付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不易连接或连接时间长等问题;NFC主动或被动支付存在能够支持的场景有限、扩展性较差等问题。除此之外,固定的条码、二维码、NFC标签等还存在易被伪造,进而使得支付系统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有的移动支付系统存在操作过程复杂、安全性低、效率低、或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移动支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支付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移动支付系统所存在的操作过程复杂、安全性低、效率低或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包括具有发光元件的手持终端、可见光信号接收端、以及支付结算系统,其中: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接收支付操作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支付操作指令,通过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点亮或熄灭,将移动支付过程中所需的交互信息转换为可见光信号;其中,所述交互信息包括移动支付过程中所需的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可见光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所述可见光信号,并将所述可见光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
所述支付结算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获取所述交互信息,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交互信息,执行相应的支付业务。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包括:
手持终端接收支付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骁;陈波;马骏;杭州闪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邹骁;陈波;马骏;杭州闪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4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