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秧机的起拱载苗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33947.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栾翠莲;张绍权;尹修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宣城市宣城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起拱载苗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秧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水稻插秧机都设有一个载苗台,载苗台由若干个载苗板构成,在使用插秧机时,毯苗放在载苗板上,在插秧过程中,插秧爪不断抓取毯苗下部的秧苗,同时载苗台左右移动,且通过载苗台上的移向送苗机构(一般为送苗带)带动毯苗向下移动,补充秧苗。但是但此过程中,由于毯苗内部的秧苗之前互相的附着力所限,在插秧爪的拉拽力的作用下,毯苗容易出现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操作者经常停机,人工整理,大大影响了插秧机的作业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毯苗容易出现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的问题,需要停机整理,影响作业效率、提高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大提高毯苗的结构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插秧机的起拱载苗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插秧机的起拱载苗板,它由板体、送苗带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由引导板、送苗板构成,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送苗板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所述送苗带,所述的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引导板是上秧的位置,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将毯苗放置在引导板,它一般利用毯苗的本身重力下移。当毯苗下移到送苗板上后,毯苗一般是在送苗带的作用下向下精确移动,由于本发明是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使得进入送苗板的毯苗呈一个拱形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毯苗的力学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起拱垫块的长度为送苗板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起拱垫块的厚度为5-18mm。
作为优选,所述的送苗带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送苗带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平行设置的所述的起拱垫块,两个起拱垫块分设于板体的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的间距相等。只有起拱垫块的结构容易使得毯苗中部局部突起,而不易出现整体呈拱形状,使得毯苗的力学强度提高不明显,在毯苗湿度较大时,由于应力集中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破坏毯苗的整体结构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使得被顶高的部分适当分散,应力适当分散,在保证不破坏毯苗的整体性的情况下提高其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小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起拱垫块的靠近板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为内侧,相对来说,远离板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为外侧,当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大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时,容易出现毯苗中部塌陷的问题,不易达到拱形的加强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板体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板体两侧设有边缘挡板。毯苗在下移过程中受到边缘挡板的挤压,使得其结构更为紧凑,尤其是对于一些水份比较多,比较散乱的毯苗具有很好的整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毯苗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两侧所述的边缘挡板之间的夹角为6-10度。该夹角是根据毯苗的结构特征以及育秧密度而定,该夹角太大,会使得毯苗受挤压过大,而影响其整体下移,甚至出现其部分下移,部分没有下移的问题,对毯苗结构造成破坏。
本发明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毯苗容易出现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的问题,需要停机整理,影响作业效率、提高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大大提高毯苗的结构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插秧机的起拱载苗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插秧机的起拱载苗板,它由板体、送苗带3构成,所述的板体由引导板1、送苗板2构成,引导板1设于送苗板2的上端,送苗板2上设有纵向平行设置的两个送苗带3,所述的送苗板的中部,处于两个送苗带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平行设置的起拱垫块4,起拱垫块的长度为送苗板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起拱垫块的厚度为10mm。两个起拱垫块分设于板体的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的间距相等。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小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3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