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3791.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旭;杨劲;潘灏;马雪松;郑赟;刘建强;张超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B03C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除尘器 设备 布置 结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火力发电厂项目中,除尘器出口到烟囱中心线的距离是重要的占地指标之一,烟气系统大部分设备都布置在锅炉后,前烟道和除尘器布置相对比较固定,而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的占地尺寸和烟道造价对发电厂的初投资占比较大,烟道的阻力也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国内外对除尘器后设备的主要布置格局基本都是采用各设备顺列布置,即在除尘器后顺列布置引风机,引风机后布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和烟囱。另外,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除尘器会选择除尘效率更高的电袋或布袋除尘器,为防止低温腐蚀,还通常会在引风机出口加装布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引风机通常是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可横向或竖向布置,但这种布置方式不仅占地大,而且增加烟道阻力和烟道材料消耗量。另外,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引风机出口只是面向脱硫吸收塔入口,与脱硫吸收塔中心线是错开布置的,湿式电除尘器和引风机布置位置较远。
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方案,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因为不管引风机是横向还是竖向布置,都没有利用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空间,并且加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也均会拉开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的纵向距离。而且脱硫吸收塔出口的标高通常较高,布置在脱硫吸收塔后的湿式电除尘器下部有较大的空间没有加以利用。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拉大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纵向距离,增加了占地和烟道的材料消耗。另外,如果是采用矩形烟道布置,烟道的阻力和材料耗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使得厂用电耗增大。而且,脱硫吸收塔入口前的烟道有水平90°直角弯头,流场分布不均,影响进入脱硫吸收塔内烟气均匀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不合理,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包括依次通过烟道连接的单列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且所述单列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均竖直设置,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之间,所述单列引风机也横向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之间,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竖直设置于所述单列引风机和所述烟囱之间,且所述单列引风机和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位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正下方。
将除尘器后的单列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等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有效利用了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上空的空间,而且脱硫吸收塔比较高,将湿式电除尘器设置于脱硫吸收塔上方,能够方便地利用简短的烟道连接脱硫吸收塔的出口和湿式电除尘器的入口。将单列引风机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且位于湿式电除尘器正下方,这样合理利用了湿式电除尘器下方的空余空间,充分利用了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空间,使各设备之间设置紧凑,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另外,将单列引风机出口横向背对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布置在单列引风机出口,然后连接脱硫吸收塔入口,充分考虑了单列引风机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具体情况,单列引风机体积相对较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较高大,而靠近脱硫吸收塔侧的空间相对较小,靠近烟囱侧的空间相对较大,故将单列引风机靠近脱硫吸收塔设置,还可使除尘器与脱硫吸收塔靠近(因为单列引风机是与除尘器连接的),可减少二者之间的布置距离;并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靠近烟囱设置,能合理利用烟囱侧的空间位置,并且使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使单列引风机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连接烟道更平缓(不会出现较大较多的弯头),也使连接烟道设置较短,同理也不会使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脱硫吸收塔之间的连接烟道过于急促,使烟气流场更均匀减小了烟气阻力。另外,各设备之间布置合理,也不影响设备的检修维护,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各设备及烟道可共用支撑框架,降低土建成本。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3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