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草莓致病菌的喷施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234.X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勤劳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P3/00;A01N43/9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23119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草莓 致病菌 喷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施剂,具体为一种特定应用于草莓种植苗的喷施剂。
背景技术
我国草莓种植大部分采用促成栽培,定植时间一般在8-9月份,10月中下旬用透光膜覆盖大棚保温,由于栽种前期温湿度高,后期环境相对封闭,容易引起各种致病菌繁殖,因此,控制致病菌是草莓种植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化学灭菌类农药喷洒,如多菌灵、恶霉灵等,农残不可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草莓致病菌的喷施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苦参碱25-40份,绿原酸35-50份,枯草芽孢杆菌8-18份,白僵菌3-10份,木霉菌3-10份。
进一步优选为苦参碱32份,绿原酸41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白僵菌8份,木霉菌7份。
所述的该喷施剂还包括γ-聚谷氨酸5-18份,硫脲0.1-2份。进一步优选为该喷施剂还包括还包括γ-聚谷氨酸10.5份,硫脲0.3份。
所述的硫脲还可以为硫脲类衍生物,具体为羧甲基硫脲,二氨基硫脲或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
本发明中,γ-聚谷氨酸可以替换绿原酸,也可以和绿原酸混合配置。在该配方中,γ-聚谷氨酸不仅具有抗菌效果,与其他原料复配后,增强了混合物的吸湿性,还可以减缓混合原料抗菌效果的缓慢释放,继而减少诱导剂的量。
硫脲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硫脲的加入,增强了混合物的互溶性,使混合物的表面积增大,进而增强了混合原料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采用植物提取物及有益菌控制的方法,无化学农残。
具体实施方式
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原料(kg):苦参碱32kg,绿原酸41kg,枯草芽孢杆菌12 kg,白僵菌8kg,木霉菌7kg,γ-聚谷氨酸10.5kg,硫脲0.3kg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
2、草莓苗定植一周后,按300倍液的水溶剂浓度喷雾4次,每次间隔7天即可。
实验例1:
1、在相同的栽培基质和环境条件下取10000株红颜草莓苗,定植在相同的环境下,该定植田块未经土壤消毒处理,致病菌病原较多。
2、喷施了控制致病菌的喷施剂的5000株草莓苗为实验组A。
3、未喷施控制致病菌的喷施剂的5000株草莓苗为实验组B。
4、在不喷施灭菌农药的情况下观察后期草莓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记录数据如下:
经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草莓致病菌的喷施剂使用后,有效控制了致病菌对草莓植株的侵染。
实施例2
将苦参碱28kg,绿原酸44kg,枯草芽孢杆菌10.5kg,白僵菌5.5kg,木霉菌7.8kg混合后得到草莓种植苗的喷施剂。
草莓苗定植一周后,按300倍液的水溶剂浓度喷雾4次,每次间隔7天即可。
实施例3
苦参碱27kg,绿原酸39kg,枯草芽孢杆菌14.8kg,白僵菌8.2kg,木霉菌4.6kg,γ-聚谷氨酸10.5kg,羧甲基硫脲0.85kg混合后得到草莓种植苗的喷施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勤劳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勤劳农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照明与信息交互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间网络3D打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