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的固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9125.6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善彬;钟明辉;许乐乐;吕婕;吴方贺;楚晓倩;蒋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车身 底板 铝合金 骨架 固定 方法 | ||
1.一种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客车车身底板铝合金骨架中纵梁(9)与纵梁(9)两侧的横梁(3)均通过无铆钉铆接固定,所述无铆钉铆接固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a.将横梁(3)通过夹具夹紧并安置在工作台上;
b.取两个直角钢(8),将每个直角钢(8)上与横梁(3)配合的平面通过高强度粘合剂粘合在横梁(3)一端的两侧,并保证横梁(3)一侧的直角钢(8)与横梁(3)另一侧的直角钢(8)的位置对应,确定每个直角钢(8)上需要与横梁(3)铆接的四个铆接点位置,并保证横梁(3)一侧的直角钢(8)上的铆接点位置与横梁(3)另一侧的直角钢(8)上的铆接点位置一一对应;
c.由凹模控制杆(2)控制两端均带有型腔的凹模(1)从横梁(3)与直角钢(8)固定的一端的端口处伸入横梁(3)内部空腔,凹模(1)运动至本步骤中的b过程中确定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时停止,在横梁(3)两侧使用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铆接该铆接点,之后进行下一个铆接点的铆接,横梁(3)一端两侧的两个直角钢上共八个铆接点分四次铆接完成;
步骤二:
a.将纵梁(9)用夹具夹紧,取两根通过步骤一铆接了直角钢的横梁(3)通过夹具固定在纵梁(9)一端两侧对应位置处;
b.将其中一根横梁(3)一端上的两个直角钢(8)与纵梁(9)配合的平面通过高强度粘合胶粘合在纵梁(9)一侧,将另一根横梁(3)一端上的两个直角钢(8)与纵梁(9)配合的平面通过高强度粘合胶粘合在纵梁(9)另一侧,并保证纵梁(9)一侧的两个直角钢(8)与另一侧的两个直角钢(8)的位置对应,确定每个直角钢(8)上需要与纵梁(9)铆接的四个铆接点位置,并保证纵梁(9)一侧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与纵梁(9)另一侧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一一对应
c.由凹模控制杆(2)控制两侧均带有型腔的凹模(1)从纵梁(9)与直角钢(9)固定的一侧的端口处伸入纵梁(9)内部空腔,凹模(1)运动至本步骤中的a过程中确定的直角钢(8)的铆接点位置时停止,在纵梁(9)两侧使用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铆接该铆接点,之后同样用纵梁(9)两侧的两个带有凸模(4)的液压铆接机同时工作与凹模(1)两侧的型腔配合进行下一个铆接点的铆接,纵梁(9)该端两侧的四个直角钢上共十六个铆接点分八次铆接完成,纵梁(9)与纵梁(9)两侧的两根横梁(3)固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1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