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流速长距离管道自适应巡检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29078.5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飞;程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鹏飞 |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F16L55/32;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 地址: | 21408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速 长距离 管道 自适应 巡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管道内巡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在大长度管道内进行自适应检测的巡检器。
背景技术
大量长距离的水下市政排水管道、油气输送管道、核(水)电站引水隧洞已经投入运行,部分已经运行数十年,而由于长期运行存在淤泥堆积、海生物生长、管壁腐蚀破损等定期必须检查的安全隐患。这些长距离管道一般都不方便人工进入检查,一方面流速非常高,有些超过5节,常规的水下机器人在里面无法保持位置,另一方面距离非常长,常规的脐带缆由于供电压降无法长距离使用,还要综合应用光学检测处理、声学检测处理、导航定位、自适应管道形状尺寸等,停水作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非常巨大,因此技术难度非常高,任务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水下管道检测一般采用水下机器人、浮筒等作业平台搭载相关传感器完成。但是,水下机器人包括爬管器都很难在5节流速以上正常、可靠工作。利用反向吸力原理在船体表面行走是可行的,但是隧洞/管道的弧面曲率半径较小,表面并不平坦,而反向吸力对表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很难完成隧洞横断面的自由移动与检测作业,而浮筒虽然简单、经济,同样无法长期驻留在定点位置和局部移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大流速长距离管道自适应巡检器,能够在水下隧洞/管道内自动适应管道形状尺寸、抵抗5节以上流速、2公里以上长距离、完成结构面精细检测和内表面淤积/海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流速长距离管道自适应巡检器,包括柱管状结构的巡检器主体,所述巡检器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检测仪器舱及带有照明灯的摄像头,其中部外壁绕其中心对称布置有行走机构,其后端通过电缆与远程控制台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式行走轮,履带式行走轮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与所述巡检器主体连接,所述平行连杆机构包括前后侧、左右侧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履带式行走轮及所述巡检器主体铰接,左右侧相对的两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位于后侧的连杆与推杆的一端铰接,推杆的另一端铰接推块,所述推块与丝杠配合,所述丝杠轴向安装于所述巡检器主体的外壁,丝杠的端部与所述巡检器主体外壁的减速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巡检器主体的前后端下侧分别安装有行走轮。
所述巡检器主体的外壁围绕其中心轴轴向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带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所述推块。
所述履带式行走轮包括三个。
所述履带式行走轮包括安装有履带的履带支撑体,履带支撑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与支撑杆铰接的铰接轴。
所述检测仪器舱的前端外侧安装有前导外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三点定位支撑的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通过连杆机构撑开和收合,可以适应不同的管道/隧洞尺寸、抵抗大流速干扰;能够在水下隧洞/管道内自动适应管道形状尺寸、抵抗5节以上流速、2公里以上长距离、完成结构面精细检测和内表面淤积/海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其工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行走机构展开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履带式行走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检测仪器舱的结构图。
图7为图6的分解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管道内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检测仪器舱;2、摄像头;3、电缆;4、履带式行走轮;40、履带支撑体;41、履带;42、安装板;43、铰接轴;5、支撑杆;6、连杆;7、推杆;8、推块;9、丝杠;10、减速电机;11、行走轮;12、滑座;13、滑槽;14、前导外壳;15、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速长距离管道自适应巡检器,包括柱管状结构的巡检器主体,巡检器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检测仪器舱1及带有照明灯的摄像头2,其中部外壁绕其中心对称布置有行走机构,其后端通过电缆3与远程控制台连接;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式行走轮4,履带式行走轮4包括安装有履带41的履带支撑体40,履带支撑体40内安装有驱动履带的驱动轮,多个驱动轮实现平行运动并能上下调节位置,保证履带41能通过管道内壁表面的小型障碍(如管道接缝等)并保证较大的表面贴服力,保持良好的前导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鹏飞,未经徐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保温套块
 - 下一篇:一种印刷润版液输液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