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dS量子点/超薄g-C3N4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8841.2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邢秋菊;余建;朱红允;邹建平;刘啟明;曹雅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ds 量子 超薄 sub 纳米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dS量子点/超薄g-C3N4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相比,氢气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可以从水中获得,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虽然目前利用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能源通过热化学法制取氢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它既不经济,又不环保,而电解水的方法耗能较大,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分解水产生氢气,那么氢气可以称为真正的“绿色能源”。
1972年Fujishima首次报道了可在以TiO2为光阳极的光电化学电池中,用紫外光照射光阳极使水分解为H2和O2,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发现,这预示着人们能利用廉价的太阳能通过半导体催化使水分解从而获得清洁的氢燃料。近年来,由于TiO2具有廉价、无毒等优点被而广泛应用在光催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但是这种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存在着可见光利用率低、不易回收、制备条件苛刻、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探索和开发新型的光催化剂。
石墨烯状C3N4,简称为g-C3N4,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光电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的热材料。2008年,福州大学王心晨等以12 nm的硅溶胶为模板,以氰胺为原材料,合成了介孔g-C3N4/r (1.5、3.75、7.5、12.25 g硅溶胶对应的 r = 0.2、0.5、1、1.5),即mpg-C3N4/r用mpg-C3N4/r做还原水制H2的实验,100 mL的水中含体积分数为10%的三乙醇胺作为牺牲剂,在波长大于420 nm的可见光照射下,未修饰的mpg-C3N4/0.5产氢速率为0.2 μmol/h,而光沉积法负载质量分数为3%的Pt的mpg-C3N4/0.5产氢速率达到142 μmol/h。
2010年,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Zhang等以双氰胺和离子液体BmimPF6为原材料合成P-g-C3N4,从其XPS分析可知存在133.5 eV的峰,为典型的P-N键的峰,并且其中不存在P-C的特殊峰,说明C元素被P元素所取代。由于P元素的掺杂含量较少,P-g-C3N4保持较完整的g-C3N4结构,但明显改变了g-C3N4的电子结构,使得其在暗处的电导率提高了4个数量级,并且光电流的产生提高了5倍,这对于光催化剂g-C3N4应用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Li等合成了石墨烯薄膜/g-C3N4,由于石墨烯薄膜的层间结构与g-C3N4的相似,并且石墨烯非常坚固牢靠,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导体都快,因此石墨烯薄膜可作为电子的给体来修饰g-C3N4。石墨烯薄膜/g-C3N4具有优秀的选择氧化亚甲基为酮的能力,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的收率为12%,选择性为94%;氧化苯乙烷生成苯乙酮的收率为12%,选择性达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8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