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8055.2 | 申请日: | 201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范旭;杨劲;潘灏;刘建强;张超昱;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L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厂 除尘器 出口 双列引 风机 后烟风 系统 联合 布置 结构 | ||
1.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四个除尘器出口(1)、引风机结构(2)、脱硫吸收塔(3)、湿式电除尘器(4)和烟囱(5),其特征在于:引风机结构(2)由二台引风机构成双列引风机结构,每二个除尘器出口(1)连接一台引风机的进风口;所述二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各连接脱硫吸收塔(3)的一个进风口,脱硫吸收塔(3)的出风口通过湿式电除尘器(4)连接烟囱(5)的进风口;脱硫吸收塔(3)为立式结构,脱硫吸收塔(3)的进风口设置在侧壁下部、出风口设置在顶部;引风机结构(2)和四个除尘器出口(1)设置在脱硫吸收塔(3)与烟囱(5)之间,引风机结构(2)位于四个除尘器出口(1)的下方,湿式电除尘器(4)位于四个除尘器出口(1)的上方,湿式电除尘器(4)位于引风机结构(2)的正上方,所述除尘器出口(1)呈水平设置,引风机结构(2)的进风口呈垂直设置、出风口呈水平设置;形成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烟风系统的纵、横、垂直三维立体联合布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湿式电除尘器(4)安装在连接脱硫吸收塔(3)与烟囱(5)的烟道上,所述引风机机构(2)的引风机位于脱硫吸收塔(3)与烟囱(5)之间的中心线上,所述引风机并列安装在湿式电除尘器(4)正下方,该引风机的出风口正对脱硫吸收塔(3)的进风口,使引风机与脱硫吸收塔(3)的烟道形成直通烟道,所述除尘器出口(1)设在引风机(2)一侧或两侧位置,每两个除尘器出口(1)通过烟道接入一台引风机(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结构(2)与脱硫吸收塔(3)连接的烟道呈弧形缓冲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台引风机之间保留有检修距离,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并列烟道与脱硫吸收塔(3)的进风口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除尘器出口(1),每二个除尘器出口(1)通过汇流管之一(11)与一引风机的进风口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吸收塔(3)通过二条并列的输出烟道接入湿式电除尘器(4),湿式电除尘器(4)的输出烟道通过汇流管之二(41)接入烟囱(5)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烟道的转弯处采用圆形缓转弯头(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入口设有0-180°转角的接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80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