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DL-C定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7852.9 | 申请日: | 2015-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俊;郭二豪;郑蓓蕾;江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贤俊 |
主分类号: | G01N33/92 | 分类号: | G01N33/92;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dl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联合遮蔽法定量测定LDL-C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人的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它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检测已日益重要。
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的测定LDL-C的参考方法。CDC测定LDL-C暂定的参考方法为超速离心法(Betaquantification,β-定量法/BQ法),也为NCEP所推荐。此法测定的LDL-C,实际上包括脂蛋白(a)[Lp(a)]和中间密度脂蛋白(IDL)的胆固醇含量,也是评价其他检测方法正确性的基础。此法需昂贵的设备、操纵复杂、费时且技术要求高,不易在普通实验室开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估测LDL-C的方法,被NCEP推荐为常规测定方法。其以VLDL组成恒定(VLDL-C/TG=0.2,均以mg/dl计)的假设为条件,具有简便、直接、快速等优点。应用此公式计算山LDL-C常受TC、TG和HDL-C变异的影响,总变异可达9.5%。但在血清中存在CM、血清TG>4.52mmol/L(400mg/dl)、血清中存在异常β脂蛋白时[III型高脂血症(HLP)]时不宜采用Friedewald公式法计算。色谱法和电泳法因仪器、操纵要求高等种种原因临床常规实验室也较少应用,多用于脂蛋白的研究。
匀相法因其样本用量少、不需作离心沉淀分离处理、具精密度高、与F公式法相关性好、可实现自动化而为临床实验所瞩目。匀相法推广应用的技术关键是其检测试剂的研发,方法很多,但其原理相似,在反应体系中有选择地使LDL-C在显色反应中被测定,但匀相法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原因可能导致屏蔽LDL-C不完全,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匀相法测定LDL-C国外(如日本、美国)起步较早,技术也较成熟,其中以表面活性剂法组成的商品试剂盒以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英国朗道德产品为代表。目前国内临床实验室采用匀相法测定LDL-C的试剂多从日本进口,如日本一化、和光出品的试剂,或国内采用国外技术生产的试剂,如利得曼、申索公司的产品,其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背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基质稳定、可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特点的达到国际水平的用于检测LDL-C的定量检测法。采用液体双试剂,由分别放置的试剂1和试剂2组成,其中,所述试剂1主要含有金属氯化物、LDL-C单克隆抗体、表面活性剂1、胆固醇脂酶;所述试剂2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2、4-氨基安替比林、过氧化物酶、胆固醇氧化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试剂1中聚阴离子氯化钙和LDL-C单克隆抗体共同作用下,使血清中游离LDL-C产生凝集效应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达到联合遮蔽LDL-C的效果。血清中HDL、VLDL及CM则在表面活性剂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作用下被解离并释出来的微粒化Chol分子与胆固醇脂酶试剂产生不完整的TRINDER反应。当加入试剂2时,含有对LDL有特异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8000能水解LDL,释放出微粒化Chol分子,参与完整的TRINDER反应,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即可得出血清中LDL-C的浓度。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基本操作如下:
1.试剂1的制备:
在烧杯中加入500ml-700ml纯化水,加入MOPSO8-10g,常温下搅拌3-5分钟,加入MOPSO钠盐9-11g,常温下搅拌3-5分钟,加入胆酸钠15-25g,常温下搅拌3-5分钟,加入氯化钙0.4-0.5g,常温下搅拌2-3分钟,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1-0.2g,常温下搅拌2-3分钟,加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2-4ml,常温下搅拌2-3分钟,加入胆固醇酯酶10-14KU,常温下搅拌2-3分钟,加入硫酸葡聚糖8-12g,常温下搅拌3-5分钟,加入载脂蛋白B单克隆抗体50-150ml,常温下搅拌3-5分钟,最后加入N-乙基间甲基苯胺-乙羟丙基磺酸钠0.1-0.3g,常温下搅拌2-3分钟,其余用纯化水补足到1000ml。
2.试剂2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贤俊,未经王贤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7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