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温度调节系统和温度调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6114.2 | 申请日: | 201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光;倪翔宇;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B60K1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温度 调节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主风道模块(100),所述主风道模块(100)包括可开闭的主风道入口(123),所述主风道入口(123)打开时所述车辆的动力舱通过所述主风道入口(123)与大气连通,所述主风道入口(123)关闭时切断所述动力舱通过所述主风道入口(123)与大气的连通;
副风道模块(200),所述副风道模块(200)包括副风道入口(2211)和送风装置(210),所述副风道入口(2211)与所述动力舱连通,所述送风装置(210)的进口与大气连通,所述送风装置(210)的出口与所述副风道入口(2211)连通;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模块(300),所述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模块(300)包括用于输送换热工质的泵送装置(330)、利用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尾气加热所述换热工质的换热装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换热工质吸收的热量的加热器总成(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顶板,所述车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动力舱连通的安装口,所述主风道模块(100)包括罩设于所述车顶板的安装口上的车顶风罩(120),所述主风道入口(123)位于所述车顶风罩(120)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风罩(120)包括罩设于所述安装口上的风罩板(122),所述风罩板(122)的前端围绕左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罩板(122)的前端抬起而与所述车顶板形成夹角时,所述主风道入口(123)打开,在所述风罩板(122)扣合于所述车顶板上时,所述主风道入口(123)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模块(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舱的后侧的主挡风板(130),所述主挡风板(130)用于封闭所述动力舱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模块(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舱的底部的底挡风板(140),所述底挡风板(140)包括为所述车辆的发动机散热器提供冷却空气的第一开口(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挡风板(140)还包括第二开口(142),从所述主风道入口(123)进入所述动力舱的冷却空气中至少一部分流经位于所述动力舱内的发动机机体和传动系统后从所述第二开口(142)流出所述动力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道模块(200)还包括导流组件(220),所述副风道入口(2211)设置在所述导流组件(220)上,所述导流组件(220)还设置有副风道出口(2212),所述副风道出口(2212)与所述动力舱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220)包括风道壳体(221),所述副风道入口(2211)和所述副风道出口(2212)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壳体(22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220)还包括位于所述风道壳体(221)内部的导流板(223),所述导流板(223)用于将从所述副风道入口(2211)进入所述风道壳体(221)内部的冷却空气引导至所述副风道出口(22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副风道出口(2212)的百叶窗(224),所述百叶窗(224)用于将所述副风道出口(2212)的冷却空气引导至发动机冷却风扇和发动机散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320)包括设置于所述动力舱内的第一加热器和/或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的第二加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消声换热器(310),所述消声换热器(310)包括外壳(311),所述外壳(311)上具有尾气入口(3111)、尾气出口(3112)、换热工质入口(3113)和换热工质出口(3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GSM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