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通立交钢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5435.0 | 申请日: | 201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观根;刘贵旺;张润;陈志军;周爱民;游桂模;张珈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通 立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钢桥,尤其涉及一种互通立交钢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钢桥单元无法成批生产,每个生产出来的公路钢桥单元存在个性的差异,无法使多个公路钢桥单元进行良好的拼接,导致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通过支撑胎架进行钢桥的精度成型,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一种互通立交钢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互通立交钢桥,包括底板单元、隔板单元、纵腹板单元、顶板单元和挑臂单元,所述的底板单元的上部设有纵腹板单元,所述的纵腹板单元中设有隔板单元,所述的隔板单元和纵腹板单元的上部设有顶板单元,所述的顶板单元的一侧端设有挑臂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单元包括呈错位拼接分布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底板I型加劲条;
所述的纵腹板单元包括均匀分布的纵腹板,所述的纵腹板的底部卡接在相邻底板I型加劲条间;
所述的隔板单元包括中隔板和边隔板,所述的纵腹板间设有均匀间隔分布的中隔板和边隔板,所述的中隔板与边隔板呈交错分布,横向分布的中隔板呈同一直线状分布,横向分布的边隔板呈同一直线状分布,所述的中隔板与边隔板的底部分别设有与底板I型加劲条相卡接定位的隔板底部齿端,所述的中隔板与边隔板的上部分别设有隔板上部齿端;
所述的顶板单元包括呈错位拼接分布的顶板,所述的顶板的底部设有与隔板上部齿端、纵腹板上部相固定的顶板固定端;
所述的挑臂单元包括挑臂板,所述的挑臂板设在顶板单元的外壁,所述的挑臂板的上部与顶板的上部呈同一水平线分布。
一种互通立交钢桥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支撑胎架的铺设:
1、根据立交钢桥支撑胎架设置图,在地面上放出支撑胎模的投影线和定位线;
支撑胎架相邻横向定位中心线沿立交钢桥纵向的间距偏差应控制在±0.5mm的范围内;
2、根据支撑胎架的地样线设置胎架,先设置支撑胎架的底座,为防止支撑胎架的移动影响立交钢桥的整体线型,底座与地面采用双头螺柱连接固定;
3、支撑胎架的底座设置并检验合格后,接着将底座上的横、纵向梁的定位中心线移植至底座的上表面,然后根据定位中心线和支撑胎模的投影边界线,沿钢桥纵向依次定位横、纵向梁,并调整中心线至重合后焊接固定,固定后的相邻横向梁的中心间距偏差不得大于±1mm;
4、支撑胎架的横向梁和纵向梁按要求铺设完成后,检查是否稳固,应确保钢桥拼装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然后检测、调整胎架控制板支撑面的平面度,平面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5、支撑胎架设计图纸要求,在横向梁上放出胎架控制板定位线,以胎架控制板定位线为基准,依次设置胎模控制板,控制板采取数控下料,与桥底板接触面必须经精密加工;
胎膜控制板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横向连线与桥梁横向坡度一致,为2%横坡;纵向连线为钢桥成桥线型;符合要求后固定焊在横梁上;
(2)、胎架检测:
立交钢桥的支撑胎架铺设完成后,利用全站仪进行胎架控制板上各测控点坐标的检测,并记录测量数据,然后将测量坐标值数据导入计算机,得出钢桥胎架设置线型,与设计要求的成桥线型进行比对,当存在偏差时,对局部控制板进行调整,直至完全一致满足设计成桥线型要求;
(3)、立交钢桥成型:
1、底板单元拼装:支撑胎架拼装后,将检验合格的底板依次吊上支撑胎架,定对地样基准线,并紧贴胎架控制板后利用临时卡马或点焊固定,以获得良好的成桥线型;
2、各底板上划出中心线,并以中心线为基准划出底板I型加劲条和腹板单元定位线,按基准线位置依次铺设底板I型加劲条并点焊固定;
3、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对底板I型加劲条焊接,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施焊,焊至离底板I型加劲条端头200mm处停止施焊,待焊缝完全冷却至室温后,检测底板I型加劲条的间距,与底板的垂直度,隔板单元处底板I型加劲条检测样板的落入率应达到100%,若底板I型加劲条的间距不符合技术要求则采用局部加热方式进行矫正,加热矫正温度为700℃~800℃,最高加热温度不得超过900℃;
4、底板单元的拼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或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自动焊填充和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