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5259.0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敏;洪丹轲;赵晗褀;张思拓;吴斌;王力;舒然;陈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李官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力通信 设备 性能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设备性能数据进行分组,得到设备性能分组数据;根据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数据时间分布特征建立分类特征库;比对设备性能分组数据和分类特征库中的设备性能数据,得到所述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分析效率高,且有有效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力通信网具有多制式、结构复杂、设备数量众多、性能运行数据多元化的特点,由于电力系统间需要进行协作,因此电力通信网也将承载越来越多的电网控制、自动化等业务。因此需要对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通信网进行运行态势分析,以发现电力通信网运行时的故障隐患。
电力通信网中的设备性能数据是评估网络运行状态的重要基础。在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中,通过对特定设备性能数据设置一定门限,比较性能值与门限值来判定网络设备或者链路的运行情况。首先,上述方法不能判断是否为虚假性能告警;其次,上述方案也不能动态预警,而且性能分析的对象也仅通过经验模式获取,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所得到的结论不能应用于分析电力通信网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首先是通过设备或者网管的采集来对电力通信网的设备性能数据进行存储,之后采用基于SQL数据库技术等传统方法对数据筛选分析。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电力通信网络设备性能数据的规模较大,传统方法效率较低,不能充分挖掘电力通信网的性能特征。并且整个分析过程没有参考有效的规则库,不能对网络运行维护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用于在大数据场景中充分挖掘电力通信设备的性能特征,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并建立有效的特征库为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设备性能数据进行分组,得到设备性能分组数据;
根据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数据时间分布建立分类特征库;
比对设备性能分组数据和分类特征库中的设备性能数据,得到所述电力通信设备的设备性能状态。
可选地,对所述设备性能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删除设备性能数据中的缺失值数据,填充异常值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预处理后的设备性能数据进行分组的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预处理后的设备性能数据构造设备性能特征向量;
根据设备标识号对设备性能特征向量进行分组。
可选地,采用数据库或者哈希算法对设备性能特征向量进行分组。
可选地,对数据库信息分配不同的权重,对设备性能数据进行迁移,优先存储在权重较高的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分类特征库中包括平稳分类信息函数、渐变分类信息函数和突变分类信息函数。
可选地,所述平稳分类信息函数的方差计算式为:
其中,σZ为方差,E[]为期望,Zt为t时刻性的能观测值Z,μ为均值,P(z)是任意时刻t能观测值的概率分布。
可选地,所述渐变分类信息函数的方差计算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