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配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3524.1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弗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6 | 分类号: | B65D88/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等油类的配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重设置配管的 双重配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油(汽油)泄漏导致的土壤污染及燃气泄漏导致的灾害等正逐 渐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油泄漏及燃气泄漏等,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长 年使用导致配管老化及配管腐蚀而引发的。
因此,现有的供油处或地下储罐储藏处等处理危险品的设施中,使用钢 配管(钢制配管)作为配管,且对其外表面实施用于抗腐蚀的涂敷或涂布处 理。
对于地下储罐来说,可以利用检查口定期检查内部腐蚀及孔腐蚀,并视 需要进行修补、修复。然而,对于通向地下储罐的注油管及供油管来说,管 子较细,无法实现内部检查。此外,对于地下储罐来说,例如像专利文献(日 本专利厅发布的公开公报2003-261195号)公开的那样,还提出了一种合成 树脂制埋壳储罐,不需要先进的加工技术,且施工手续少。
但是,如上所述,难以对配管进行内部检查,对于因长年使用导致配管 发生腐蚀、尤其是埋设在地下的配管、受到盐害影响的沿岸配管、或者远距 离配管来说,都是极其困难的问题。
例如,如上所述,地下配管会引起土壤污染,沿岸配管(地上配管)会 引起火灾或爆炸。而且,远距离配管则难以特定出泄漏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配管结构,将配管设为双重结 构,在配管缝隙配设线状检测传感器,在早期时检测油泄漏的发生,且能特 定出发生部位。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双重配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双重配管结构具 备:一次配管,内部至少流通汽油或汽油以外的油类的液体;二次配管,和 一次配管保持规定缝隙地覆盖设置于该一次配管的外侧;油泄漏检测线,沿 着该缝隙呈直线状配设,检测该汽油或汽油以外的油类从该一次配管的泄漏, 该缝隙位于该一次配管的下部下表面和该二次配管的下部上表面;以及漏油 通知装置,基于该油泄漏检测线检测到的信号,向外部通知配管的油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油类配管结构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油类配管结构的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注油管的立体图。
图4a是注油管的截面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包括图4b的截面图(C-C线截面图)、及圆圈D部的放大图和圆 圈E部的放大图在内的图。
图6是说明将油泄漏检测线拿到外部的配管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漏油检测装置中使用的漏油检测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漏油检测装置中使用的漏油检测电路的另一例子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漏油检测装置中使用的漏油检测电路的再一例子的电路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
1-地下储罐
2-注油管
3-供油管
4-通气管
5-液面计
6-注油口
7-配套设备
8、9-阀
10-通气口
11、12-油泄漏检测线
13-电缆线
14-漏油检测监视器
15-一次配管
16-二次配管
17-缝隙
19-吸油部
20-检测部
21-元件
22-配线取出部
23、24-配管
25、26、27-油漏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重配管结构的概略图。此外,图1所示的图, 是将本例的双重配管结构应用于向地下储罐储藏油(汽油)时的配管。而且, 地下储罐在本例中表示的是埋设于加油站的地下的储罐的例子。
在图1中,地下储罐1设有注入油(汽油)的注油管2、从地下储罐1 抽吸油(汽油)的供油管3、进行地下储罐1的通气的通气管4、及计量地下 储罐1内储藏的油(汽油)的液面高的液面计5。而且,地下储罐1被埋设于 距地表规定深度的地方,并在地下储罐1上设置图未示的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弗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弗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