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耳源性眩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3518.6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作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08;A61P27/1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耳源性 眩晕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耳源性眩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耳源性眩晕是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耳源性眩晕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发生耳源性眩晕的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行走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在控制眩晕发作方面,西药具有一定优势,但单纯地强制性地抑制往往使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中药治病求本,能够从根本上调节机体状态,平衡阴阳,可使耳源性眩晕得到彻底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耳源性眩晕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耳源性眩晕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眩晕症的研究及治疗原则,结合现代中医治疗耳源性眩晕的研究成果,使药剂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益精填髓、利气散结以及通络止痛的作用。本发明采用14种中药,此14种中药协同起效可以有效治疗耳源性眩晕。14种中药功效如下:
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生熟地:味甘、微温,归肝、肾经;生血益精,长髓;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清热解毒,散风热;
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经、肾经;补血滋肾、益精填髓;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经、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通草:味甘、微寒,归肺、胃经;清湿利水,通乳;
白芥子:味辛;性热;归肺、胃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钩藤: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党参:性平,味甘,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川穹: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连翘:苦,凉,入心、肝、胆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中药,所述中药组成包括炒白术、生熟地、金银花、熟地黄、泽泻、当归、僵蚕、通草、白芥子、钩藤、茯苓、党参、川穹、连翘。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成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炒白术10~20份、生熟地7~17份、金银花6~15份、熟地黄6~10份、泽泻5~12份、当归10~18份、僵蚕8~12份、通草6~8份、白芥子5~10份、钩藤5~10份、茯苓15~28份、党参8~16份、川穹5~14份、连翘8~18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取上述份数的炒白术、生熟地、金银花、熟地黄、泽泻、当归、僵蚕、通草、白芥子、钩藤、茯苓、党参、川穹、连翘置于砂锅内,在砂锅内加入冷水至刚好淹没砂锅内的药材,浸泡20~30分钟后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煮沸,大火煮沸后加盖,小火煎煮1h,过滤,得到药液一;向药渣中再加500mL水,大火煮沸后加盖,小火煎煮30min,过滤,得到药液二;混匀药液一与药液二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中药选用多种天然中草药,药物之间协同作用,益精填髓、利气散结且通络止痛,药材价格低廉,采购方便,汤剂制作简单,便于患者服用,药效稳定,副作用小,能够有效治疗耳源性眩晕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取炒白术10g、生熟地7g、金银花6g、熟地黄6g、泽泻5g、当归10g、僵蚕8g、通草6g、白芥子5g、钩藤5g、茯苓15g、党参8g、川穹5g、连翘8g放置于砂锅内,在砂锅内加入冷水至刚好淹没砂锅内的药材,浸泡20分钟后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煮沸,大火煮沸后加盖,小火煎煮1h,过滤,得到药液一。
向药渣中再加500mL水,大火煮沸后加盖,小火煎煮30min,过滤,得到药液二。
混匀药液一和药液二即得。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作娟,未经李作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