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电机模块的螺旋式返离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2744.2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军;陈正华;吴勇;张重阳;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7/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张瑜,仇蕾安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机 模块 螺旋式 离合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双电机模块的螺旋式返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电机模块和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外围设备为方钢、内把手、外把手和锁体内零件(201);
其中,所述双电机模块包括:盖板(101)、两个小齿轮(102)、齿轮轴(103)、电机壳体(104)、两个相同的电机(105)、扭转弹簧(106)、圆弧推动板(107)、前推板(108)、后推板(109)和横杆(110);
齿轮轴(103)包括大齿轮和轴颈,且大齿轮和轴颈一体设计;电机壳体(10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电机(105)形状相同的两个电机安装孔(115)和与齿轮轴轴颈相配套的第二齿轮轴孔(114),且第二齿轮轴孔(114)位于两个电机安装孔(115)之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机(105)的电机轴相配合的两个电机轴孔(112)、与齿轮轴轴颈顶端相配套的第一齿轮轴孔(111)和多个盖板安装孔(113),且第一齿轮轴孔(111)位于两个电机轴孔(112)之间;电机壳体(104)顶端开放,且开放的电机壳体(104)两侧设有与圆弧推动板(107)长方板相配合的水平滑槽;两个小齿轮(102)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与电机(105)的电机轴相配套的中心孔套;圆弧推动板(107)包括圆弧板、长方板、前推板(108)和后推板(109),长方板固定在圆弧板凸起的弧面上,前推板(108)和后推板(109)分别固定于长方板的底面两端,且靠近圆弧板的为前推板;长方板上设有长方孔;前推板(108)和后推板(109)上设有与齿轮轴(103)相配套的齿轮轴孔;齿轮轴(103)轴颈上设有与齿轮轴轴向垂直的横杆(110);
所述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包括:顶销(207)、顶销弹簧(208)、顶销挡环(206)、内把手回转件(205)、方钢套(204)、传动组件;
方钢套(20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径向盲孔(218),方钢套(204)的端面 上设有方钢孔(217);方钢套(204)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一个凸起的螺旋结构(219),该螺旋结构(219)的末端在方钢套(204)的外圆周面形成垂直台阶面,起始端与方钢套(204)端盖的内侧面平滑过渡;内把手回转件(205)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方钢套(204)的台阶沉孔(214);内把手回转件(205)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径向的顶销孔(213),所述顶销孔(213)与台阶沉孔(214)贯通;台阶沉孔(214)的台阶面上设有与方钢套(204)的螺旋结构(219)相配合的内把手回转件螺旋结构(215);传动组件和锁体内零件(201)上均设有方钢过孔;
其连接关系为:所述螺旋式返离合模块的顶销(207)与所述双电机模块的圆弧推动板(107)的圆弧内壁抵触;
扭转弹簧(106)的两臂从圆弧推动板(107)长方板的长方孔穿过,且两臂与长方孔前后两端的内侧面接触,扭转弹簧(106)的两端分别与圆弧推动板(107)的前推板(108)和后推板(109)的内侧面接触;圆弧推动板(107)通过长方板与电机壳体(104)滑动配合;齿轮轴(103)一端穿过第一齿轮轴孔(111),另一端依次穿过后推板(109)、扭转弹簧(106)、前推板(108)和第二齿轮轴孔(114);齿轮轴(103)上的横杆(110)位于在扭转弹簧(106)中间的簧丝之间;两个电机(105)分别插入电机壳体(104)的两个电机安装孔(115)中,且两个电机(105)的电机轴同时分别插入两个小齿轮(102)的中心孔套中,之后穿过相应电机轴孔(112)与两个小齿轮(102)固定连接,且两个小齿轮(102)均与齿轮轴(103)的大齿轮啮合;盖板(101)在盖板安装孔(113)处与电机壳体(104)固定连接;
方钢套(204)位于内把手回转件(205)的台阶沉孔(214)内,关门或有 正确指令开门时,内把手回转件螺旋结构(215)垂直面与方钢套(204)的螺旋结构(219)垂直面相配合,此时螺旋结构(215)与螺旋结构(219)起始点之间相对应的圆心角大于45°,方钢套(204)能够在内把手回转件(205)内转动;顶销(207)通过顶销弹簧(208)和顶销挡环(206)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205)的顶销孔(213)和方钢套(204)的径向盲孔(218)内,顶销(207)的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205)的台阶沉孔(214)外,另一端内把手回转件(205)的台阶沉孔(214)内;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锁体内零件(201)和内把手回转件(205)轴向卡合后周向固定成一体;方钢的一端依次穿过锁体内零件(201)、传动组件的方钢过孔后插入方钢套(204)的方钢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固定连接;内把手回转件(205)与内把手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27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