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极板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1815.7 | 申请日: | 2015-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玉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靖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2152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极板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极板材料,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通常简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电极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正负极活性物质是产生电能的源泉,是决定电池基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极板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直接决定其带电量的多少和充电放电的稳定程度,对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关系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容极板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极板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氧化铜10-20份、氧化铁10-20份、二氧化钛1-3份、氧化镁5-9份、氧化锌3-6份、氧化锰0.5-1.5份、聚苯胺2-5份、酸性活性炭15-25份、纳米陶瓷溶液12-18份、石蜡4-10份、丙烯酸12-18份和水30-40份。
所述的一种电容极板材料,所述聚苯胺和石蜡的重量比为1:2。
所述的一种电容极板材料,所述酸性活性炭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活性炭浸泡在稀硝酸中3-5h,取出后用水冲洗,湿法球磨后进行烧结,烧结后粉碎即可得到酸性活性炭。
所述的一种电容极板材料,所述球磨时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2:3,烧结时,最高温度为1000℃,快速升温至600℃后,以100℃/h的速度匀速升温至1000℃,保持2h后自然降温。
所述的一种电容极板材料,所述纳米陶瓷溶液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纳米陶瓷粉与硬脂酸钙同时加入乙醇溶液中,在超声条件下混合30-50min,得到纳米陶瓷溶液。
所述的一种电容极板材料,以纳米陶瓷粉为10份计,硬脂酸钙与乙醇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5-20份和100-15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电容极板材料各原料协同作用,酸化后的活性炭结构紧密,振实密度大,纳米陶瓷溶液附着效果好,能够增大电容器的电容。
本发明的电容极板材料,能够表现出高容量、大倍率、长循环的优良特性,比电容为50-60mAh/g,倍率性能优良,循环3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0-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极板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氧化铜20份、氧化铁20份、二氧化钛1份、氧化镁9份、氧化锌3份、氧化锰0.5份、聚苯胺2份、酸性活性炭15份、纳米陶瓷溶液18份、石蜡4份、丙烯酸12份和水40份。
其中,所述酸性活性炭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活性炭浸泡在稀硝酸中3-5h,取出后用水冲洗,湿法球磨后进行烧结,烧结后粉碎即可得到酸性活性炭;所述球磨时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2:3,烧结时,最高温度为1000℃,快速升温至600℃后,以100℃/h的速度匀速升温至1000℃,保持2h后自然降温。
其中,所述纳米陶瓷溶液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将纳米陶瓷粉与硬脂酸钙同时加入乙醇溶液中,在超声条件下混合30-50min,得到纳米陶瓷溶液;以纳米陶瓷粉为10份计,硬脂酸钙与乙醇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5份和100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容极板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氧化铜10份、氧化铁10份、二氧化钛3份、氧化镁5份、氧化锌6份、氧化锰1.5份、聚苯胺5份、酸性活性炭25份、纳米陶瓷溶液12份、石蜡10份、丙烯酸18份和水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靖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靖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手动贴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灌装桶自动压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