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苯乙烷合成工艺中溴化钠回收套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1716.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江耀田;杨劲松;朱春雷;盛海涛;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海圣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0 | 分类号: | C01D3/10;C07D301/03;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苯 乙烷 合成 工艺 溴化钠 回收 套用 方法 | ||
1.环氧苯乙烷合成工艺中溴化钠回收套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投料:开启加成釜搅拌,向加成釜中依次投入160-200质量份的苯乙烯、176-216质量份的溴化钠以及430-470质量份的工艺水;
(2)加成反应:控制加成釜内的温度在45-55℃,滴加210-250质量份的催化剂,控制滴加时间为0.8-1.2小时,然后升温至95-100℃,保温1.5-2.5小时;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
(3)皂化反应:加成反应结束后,将温度降至室温,并静置0.5小时以上分层,然后通过计量的方式取1200-1600质量份的有机层,滴入配有780-800质量份液碱的皂化釜中,控制滴加时间为0.8-1.4小时,开启搅拌,并升温至45-60℃,保温1.5-2小时;
(4)分层回收:皂化反应结束后,将温度降至35-40℃,并静置1小时以上分层,取样下层水层,也即溴化钠溶液,在25℃的温度下检验其密度,密度达到1.3-1.5时即可待下批投料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海圣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海圣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7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