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1528.6 | 申请日: | 2015-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柴亚南;邓凡臣;李崇;陈向明;陈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身 壁板 复合 载荷 试验装置 | ||
1.一种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剪切载荷施加组件(200)、气压及环向载荷平衡组件(300)、配重组件(400),其中,所述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设置有加载平台(101)、固定端、滑动端、液压作动筒(106),加载平台(101)上设置有加载竖梁(102)及梁组件(105),固定端设置于加载平台(101)上与加载平台(101)为一体式结构,固定端通过液压作动筒(106)连接滑动端;所述剪切载荷施加组件(200)设置有直边剪切载荷施加组件(1)、曲边载荷施加组件(2)、二力杆组件(3),与二力杆组件(3)相配合设置有二力杆组件框架,二力杆组件框架与加载竖梁(102)及梁组件(105)连接,直边剪切载荷施加组件(1)通过二力杆组件(3)与曲边载荷施加组件(2)连接为一体结构,二力杆组件(3)由多个二力杆构成;所述气压及环向载荷施加组件(300)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317)、试验件(318)及试验件两端气球布挡板(319)围成一个空腔,所述气压及环向载荷施加组件(300)通过滑动端与所述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连接;所述配重组件(400)设置有连接双耳(401)固定连接在配重横梁(402)上,配重横梁(402)设置于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上方并悬挂有配重杠杆(403),配重杠杆(403)一端悬挂有配重(4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包括加载平台(101),加载平台(101)上设置有加载竖梁(102)及梁组件(105),加载竖梁(102)固定连接梁组件(105)并支撑梁组件(105),梁组件(105)上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垫板(104),梁组件(105)与过渡段(112)连接施加轴向载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载荷施加组件(100)的液压作动筒组件设置有液压作动筒(106)依次与第一测力传感器(107)、松紧螺套(108)、双耳(109)连接,作动筒组件通过双耳(109)及耳座(110)连接所述梁组件(105),所述梁组件(105)通过转动盒支撑组件(114)连接转动盒组件(115)及挡板(116),转动盒组件(115)连接有转动盒垫块(117),转动盒垫块(117)通过四个螺栓固定连接垂向单耳(118),垂向单耳(118)通过轴(119)固定一垂向双耳(120),垂向松紧螺套(124)与垂向双耳(120)连接调节加载高度,松紧螺套(124)通过滑块组件(123)扣卡在加载平台(101)固定的滑轨(12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载荷施加组件(200)包括上梁(202)与竖梁(203)、下梁(208)构成一加载框架;后双耳接头(20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202)上;均载器(204)与后双耳接头(201)连接;松紧接头(205)为双头螺栓,一端为左旋螺纹,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双拉板(210)一端与换向双耳(209)采用销轴连接,另一端与试验件耳片连接;支撑杆(211)一端与上梁(202)连接,另一端与下梁(208)连接;换向双耳(209)与曲杠杆(207)连接;曲杠杆(207)与松紧接头(205)之间安装有第二测力传感器(20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身壁板复合载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载荷施加组件(200)还包括直梁(212)、角梁(218)、前梁(221)、后梁(225)相互连接构成一加载框架,单耳(217)依次与第二剪切双耳(216)、松紧调节杆(215)、第三测力传感器(214)、第一剪切双耳(213)连接且单耳(217)通过螺栓固定在角梁(218)上;第一剪切双耳(213)和转梁(222)采用轴向连接,并在转动连接处安装关节轴承;第三测力传感器(214)与松紧调节杆(215)连接;角梁(218)与角梁下角盒(220)、角梁下角盒(220)与角梁下接头(219)采用螺栓连接;直梁下角形接头(224)与直梁下角盒(223)相连,并且在接头上设有二力杆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