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及其施工工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20402.7 | 申请日: | 2015-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俞锡贤;俞徵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锡贤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4;E04B1/64;E04B1/7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21042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围护结构 防火 保温 外墙 及其 施工 | ||
1.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墙体包括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
所述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包括裸面板(1),在裸面板(1)的两侧表面分别设置钢丝网架(2),所述钢丝网架(2)与裸面板(1)保持5~10mm的间距;
在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的两侧表面分别进行如下设置:依次设置抗裂抗渗混凝土钢筋龙骨结构层(4)、砂浆层(5)和表面层(6);
所述抗裂抗渗混凝土钢筋龙骨结构层(4)包括3~5mm的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喷涂在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上的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以及被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所覆盖的钢丝网架(2)和龙骨组件(3);
所述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直接喷涂在裸面板(1)的表面;
龙骨组件(3)紧贴钢丝网架(2),所述龙骨组件(3)由井字型交叉或菱形交叉的横向钢筋龙骨(32)和竖向钢筋龙骨(31)组成;
浇混凝土结构框架由上梁(81)、下梁(82)、左柱(91)、右柱(92)组成;在上梁(81)处设置2列相互平行的植筋孔组(7),在下梁(82)处设置与位于上梁(81)的2列植筋孔组(7)相对应的2列植筋孔组(7);在左柱(91)处设置2列相互平行的植筋孔组(7),在右柱(92)处设置与位于左柱(91)的2列植筋孔组(7)相对应的2列植筋孔组(7);每列植筋孔组(7)由若干个间距相等的植筋孔(71)组成;
当龙骨组件(3)由井字型交叉的横向钢筋龙骨(32)和竖向钢筋龙骨(31)组成时,竖向钢筋龙骨(31)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插入且固定于位于上梁(81)的植筋孔(71)内以及位于下梁(82)的植筋孔(71)内,横向钢筋龙骨(32)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插入且固定于位于左柱(91)的植筋孔(71)内以及位于右柱(92)的植筋孔(71)内;从而使位于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的两侧面的龙骨组件(3)与浇混凝土结构框架实现相连,实现了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与浇混凝土结构框架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其特征是:
所述裸面板(1)为防火等级达到E级以上的λ=0.04w/(k·m)的EPS模塑聚苯板、λ=0.03w/(k·m)的XPS挤塑聚苯板、λ=0.02w/(k·m)的PUR聚氨酯硬泡板或λ=0.02w/(k·m)的酚醛泡沫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其特征是:
位于外墙体外侧面的砂浆层(5)为防水砂浆层;
位于外墙体内侧面的砂浆层(5)为水泥抹灰砂浆层或抹灰石膏砂浆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其特征是:
位于外墙体外侧面的表面层(6)为装饰层;
位于外墙体室内侧的表面层(6)为腻子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其特征是:
位于裸面板(1)两侧表面的钢丝网架(2)通过钢筋复丝实现固定。
6.建筑围护结构防火抗渗自保温外墙体的施工工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
在裸面板(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与裸面板(1)大小相同的钢丝网架(2),所述钢丝网架(2)与裸面板(1)保持5~10mm的间距,所述钢丝网架(2)通过钢筋复丝与裸面板(1)实现固定相连,从而组成了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
2)、在外墙体的中轴线处设置上述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在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的两侧面分别设置由井字型交叉或菱形交叉的横向钢筋龙骨(32)和竖向钢筋龙骨(31)组成的龙骨组件(3);该龙骨组件(3)紧贴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的钢丝网架(2);
3)、浇混凝土结构框架由上梁(81)、下梁(82)、左柱(91)、右柱(92)组成;
在上梁(81)处设置2列相互平行的植筋孔组(7),在下梁(82)处设置与位于上梁(81)的2列植筋孔组(7)相对应的2列植筋孔组(7);在左柱(91)处设置2列相互平行的植筋孔组(7),在右柱(92)处设置与位于左柱(91)的2列植筋孔组(7)相对应的2列植筋孔组(7);每列植筋孔组(7)由若干个间距相等的植筋孔(71)组成;
当龙骨组件(3)由井字型交叉的横向钢筋龙骨(32)和竖向钢筋龙骨(31)组成时,竖向钢筋龙骨(31)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插入且固定于位于上梁(81)的植筋孔(71)内以及位于下梁(82)的植筋孔(71)内,横向钢筋龙骨(32)的两端分别对应的插入且固定于位于左柱(91)的植筋孔(71)内以及位于右柱(92)的植筋孔(71)内;从而使位于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的两侧面的龙骨组件(3)与浇混凝土结构框架实现相连,实现了自保温外墙体夹芯板材与浇混凝土结构框架的定位;
4)、在裸面板(1)上设置穿墙管洞、预留门窗口,在钢丝网架(2)上预埋线路和与线路有关的盒体;
5)、在裸面板(1)的两侧面分别喷涂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以增强裸面板(1)与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的界面粘结力,从而形成3~5mm的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
6)、在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的表面喷涂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从而形成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的厚度要求能覆盖钢丝网架(2)和龙骨组件(3),聚合物界面粘接砂浆层(41)、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以及被预拌抗渗细石混凝土层(42)所覆盖的钢丝网架(2)和龙骨组件(3)共同组成了抗裂抗渗混凝土钢筋龙骨结构层(4);
7)、在抗裂抗渗混凝土钢筋龙骨结构层(4)的表面喷涂防水砂浆、水泥抹灰砂浆或抹灰石膏砂浆,从而形成砂浆层(5);
8)、在砂浆层(5)的表面设置表面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锡贤,未经俞锡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0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端部封板的预制暗柱叠合板式剪力墙构件
- 下一篇:组合型软钢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