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及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0104.8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毕福伟;巨亚锋;杨海恩;罗必林;于九政;胡美艳;申晓莉;王子建;曹蓉蓉;李楼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007;E21B4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况 监测 井下 无线 数据传输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及传输方法,属于油田注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进入精细分层注水开发阶段,分层注水开发是二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封隔器的有效密封对分层注水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封隔器验封主要采取随分层流量测试调配定期进行,采用纯机械式的测试密封段,不能实时监控封隔器密封性能,无法准确判断封隔器失效时间和失效原因,无法针对分注管柱失效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治与治理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及传输方法,与注水井分注管柱井下工况监测仪配套使用,本发明下入注水井分注管柱内,与上述工况监测仪无线连接,读取存储在工况监测仪内的连续监测油管内压力温度、封隔器密封胶筒上下压力温度和管柱轴向载荷的数据,在地面回放和分析数据,就能准确判断管柱受力情况、封隔器失效的时间及失效的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治与治理措施,改善分注管柱工况,提高分注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第一端形成提拉端,定位装置的第二端形成连接端,定位装置用于与配水器的内壁配合固定;数据读取装置,与定位装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数据读取装置内设置有用于与工况测试仪无线连接以读取数据的读取器。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定位爪,定位爪包括收缩在定位装置内的第一状态和伸出定位装置与配水器的内壁配合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包括主体,定位爪枢接在主体内,主体上开设有供定位爪活动的开口。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爪弹簧,定位爪弹簧设置在定位爪和主体之间,定位爪弹簧驱动定位爪从第一状态活动到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提拉端为与主体的第一端相连的绳冒,连接端为主体第二端形成的内螺纹段。
进一步地,数据读取装置还包括连接筒和外筒,连接筒的第一端形成与内螺纹段相配合的外螺纹段,连接筒的第二端与外筒固定连接,读取器密封设置在外筒内。
进一步地,外筒的第一端通过第一O型密封圈密封,外筒的第二端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读取器包括电连接的电路板、电池组、存储器和天线。
进一步地,数据读取装置还包括缸套,缸套密封设置在外筒的第二端,天线设置在外筒的外部,缸套内设置有电缆,天线和电路板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数据读取装置还包括导环套,导环套与外筒的第二端连接并套设在天线外。
进一步地,数据读取装置还包括导环套,导环套与外筒的第二端连接并套设在天线外部。
进一步地,导环套上开设有多个孔。
一种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通过设定好的指令和无线信号,在井下与注水井分注管柱井下工况监测仪无线对接,读取监测到的油管内外温度和封隔器密封胶筒上下压力、管柱轴向载荷等数据,在地面回放和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封隔器失效的时间及失效的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治与治理措施,优化分注管柱工况,提高分注效果,为精细分层注水提供可靠保障。
采用桥式偏心分注管柱,注水井分注管柱井下工况监测仪直接连接在桥式偏心配水器下面,随分注管柱下入井内,封隔器坐封完井,注水井分注管柱井下工况监测仪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油管内压力温度、封隔器密封胶筒上下压力温度、管柱轴向载荷,并自动存储在电路仓内的存储模块内,设定通讯时间段,定期发送无线信号;此时将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下入注水井内,打开定位装置的定位爪,定位在桥式偏心配水器内,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下部的天线与注水井分注管柱井下工况监测仪建立通信,读取采集的压力温度载荷数据;在地面回放分析这些数据,就能准确判断管柱受力情况、封隔器的密封性和失效时间,并根据注水日志,判断失效原因。
一种工况监测井下无线数据传输仪,包括定位装置、数据读取装置;定位装置与数据读取装置之间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0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