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19631.7 | 申请日: | 2015-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9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凡;张瑞英;陈树君;肖珺;闫朝阳;王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32;B23K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脉冲 联合 作用 熔化 焊接 方法 | ||
1.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该方法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由非熔化极焊接电源及控制系统输出焊接过程中的脉冲电流波形;
(2)气流波形控制器(10)检测由非熔化极焊接电源及控制系统输出的电流波形,获得单个电流波形周期中包括上升沿时间t2和下降沿时间t4的特征时间点,作为气流波形控制器(10)进行气流波形控制的依据;
(3)由气流波形控制器(10)根据获得的单个电流波形周期中的特征时间点产生气体流量控制信号供给安装在非熔化极焊枪内部气体通路中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11),实现非熔化极焊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体流量控制;
在单个电流周期中,根据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t2和下降时间t4选取时间节点t1和t3,其中t1超前于t2位置0.1~5ms,t3超前于t4位置0.1~5ms并保证t3时间节点位于t2之后;
其特征在于:
对气体流量的同步控制包含以下步骤:
(1)在t0t1段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一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一条气路开通;
(2)在t1时间点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两条气路开通,并保持t1t3段时间内两条气路均为开通状态,实现气流波形峰值与电流波形峰值的同步控制,令电流和气体流量同步增大,避免因电流增大导致的电弧发散,维持焊接电弧的能量密度;
(3)在t3时间点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一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一条气路关闭;
(4)重复步骤(1)至(3),直至收弧结束焊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非熔化极焊接电源及控制系统能够模拟输出与实际焊接过程一致的电流波形或等比例的缩小的数字信号供气流波形控制器(10)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流波形控制器(10)具有显示气流流量波形、当前气体流量和预设气体流量的功能,能够输出信号供给安装在非熔化极焊枪上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11),来实现非熔化极焊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体流量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熔化极焊枪上并联安装两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11),每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分别由串联安装的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9)和高频电磁阀(12)组成,两个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分别将各自气体通路的气体流量设置为0.5~20L/min,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9)的气体流量调节范围为0.5~20L/min,高频电磁阀(12)的响应时间为0.01~2ms,切换频率为50~100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电脉冲联合作用的非熔化极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气体流量的异步控制包含以下步骤:
(1)在t0t1段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两条气路开通;
(2)在t1时间点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一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一条气路关闭,并保持t1t3段时间内被关闭的气路均为关闭状态,实现气流波形峰值与电流波形峰值的异步控制,在电流波形输出脉冲的同时减小气体流量,实现电弧整体力输出的平衡,维持熔池的稳定;
(3)在t3时间点通过气流波形控制器(10)控制两组气流控制执行单元将两条气路开通;
(4)重复步骤(1)至(3),直至收弧结束焊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6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型板式喂料机
- 下一篇:条形独立布袋弹簧床垫粘胶机的复合送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