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环境极性敏感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18987.9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7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唐波;李平;肖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5/0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极性 敏感 红外 荧光 探针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对环境极性敏感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下:
2.一种对环境极性敏感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取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溶于乙酸酐中,加入乙酸钠,得混合液,反应;然后,将混合液倒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得黑绿色不溶物;用二氯甲烷将所述黑色不溶物重新溶解,并过柱分离,得金绿色固体,即得目标物,其中,化合物I为部花菁缩合剂单醛,化合物II为苯甲酰二氟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毫升乙酸酐中加入的化合物I、化合物II以及乙酸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0.1mmol、0.04-0.18mmol和0.02-0.1mmo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的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化合物II、乙酸钠以及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4-15:2-10:260-5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毫升二氯甲烷溶解0.05-0.1g黑色不溶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柱分离所用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90-110:0.8-1.5。
9.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活细胞和线虫活体成像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89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