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调节固定装置及荧光收集装置与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8628.3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春;金文东;王晗;穆志明;董晓曦;李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调节 固定 装置 荧光 收集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光纤调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大齿轮、主动小齿轮、第一从动小齿轮、第二从动小齿轮、第三从动小齿轮、主动轮齿轮条、第一齿轮条、第二齿轮条和第三齿轮条,所述大齿轮、主动小齿轮、第一从动小齿轮、第二从动小齿轮和第三从动小齿轮分别与底盘同侧固定,所述大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小齿轮、第一从动小齿轮、第二从动小齿轮和第三从动小齿轮以齿轮咬合方式固定,所述主动轮齿轮条与所述主动小齿轮以齿轮咬合方式固定,所述第一齿轮条与所述第一从动小齿轮以齿轮咬合方式固定,所述第二齿轮条与所述第二从动小齿轮以齿轮咬合方式固定,所述第三齿轮条与所述第三从动小齿轮以齿轮咬合方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调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四个凹槽,所述主动轮齿轮条、第一齿轮条、第二齿轮条和第三齿轮条对应设置于凹槽内,并沿凹槽方向与所述底盘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调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齿轮条、第一齿轮条、第二齿轮条和第三齿轮条均匀分布于所述大齿轮四周。
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的荧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激发光传导光纤、SM905光纤耦合接口、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第四荧光收集光纤和光纤耦合装置,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上设有SM905光纤耦合接口,所述激光器通过激发光传导光纤与所述SM905光纤耦合接口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和第四荧光收集光纤为侧面出光光纤,其中,所述第一荧光收集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的主动轮齿轮条上,所述第二荧光收集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的第一齿轮条上,所述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的第二齿轮条上,所述第四荧光收集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调节固定装置的第三齿轮条上,所述光纤耦合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和第四荧光收集光纤线路连接。
5.权利要求4所述荧光收集装置的荧光收集功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现方法为:
(1)激光器产生激发光源后,该激发光源经激发光传导光纤传导后耦合进SM905接口,并照射在病灶部位;
(2)调整光纤调节固定装置,使其中心位置与病灶部位的中心对齐,且使得光纤与皮肤间的距离保持在1ˉ3mm,具体调整方法为:当病灶部位受激发光源的激发后产生荧光强度高的部位的荧光以角度α2的角度进入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和第四荧光收集光纤后,接着耦合进入光纤耦合装置,将接收到的荧光耦合进光谱仪,进行荧光光谱的检测,当α3=30°时,通过调节主动小齿轮,使其带动大齿轮转动并带动主动轮齿轮条运动,大齿轮转动过程又带动第一从动小齿轮、第二从动小齿轮和第三从动小齿轮运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条、第二齿轮条和第三齿轮条运动,从而使固定其上的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和第四荧光收集光纤做出相应位置调整,最终使得荧光强度高的部位的荧光,以角度α2=60°的角度被第一荧光收集光纤、第二荧光收集光纤、第三荧光收集光纤和第四荧光收集光纤收集,使得尽可能多的荧光能够以平行光或是大于临界角的角度在光纤内传播,提高荧光的信噪比,其中,α2是发出荧光与病灶平面的夹角,α3是侧面出光光纤的切面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8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2×2光开关
- 下一篇:一种测井曲线自动分层取值和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