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6094.0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磊;孙晓雯;秦溥;林铖;陈潇瑞;李国政;冯硕;尹晓雅;关东东;孟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全息 展示 虚拟 场景 协同 建模 方法 系统 | ||
1.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全息立体投影设备,将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与服务器连接;
步骤二:将所有参与场景搭建的用户的移动终端与提供三维场景建模及显示的服务器连接在同一个无线局域网内;
步骤三:获得三维虚拟场景的二维平面设计图、规划草图或之前保存的二维平面图,导入系统中,为场景建模提供绘制模板;
步骤四:高优先级用户根据导入的场景平面设计图在二维场景绘制单元中绘制或调整虚拟场景墙壁,实时在虚拟环境中生成三维场景;
步骤五:通过多个移动终端的模型添加单元协同添加虚拟场景中的模型,并进行调整;
步骤六;通过自然交互单元,对全息显示的三维虚拟场景进行漫游观察确认;
步骤七:保存三维场景二维设计图并导出三维场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包括:
(2-1).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负载三维场景建模单元的计算机在无线局域网中形成一个组播域;
(2-2).移动终端在请求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时在该组播域中发送本终端的验证信息和移动终端的IP地址;
(2-3).服务器收到验证信息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后进行验证,通过后发送给移动终端确认信息以及服务器的IP地址,每个移动终端跟服务器的连接正式建立;
(2-4).服务器建立一个存储已连接的移动终端IP地址的列表,为列表中的每个移动终端按照先前约定的搭建虚拟场景的权限分配优先级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
(3-1)若有三维场景的二维平面设计图,将其导入系统作为草图;
(3-2)若有之前通过本系统编辑保存过的设计图,打开设计图继续进行编辑;
(3-3)若无三维场景的二维平面设计图,也无已编辑的保存好的设计图,直接在系统中新建场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方法为:
(4-1)采用单线描图方式绘制场景二维平面图的墙壁,并利用橡皮筋技术和吸附技术提高绘制准确度;
(4-2)完成墙壁草图绘制后,选定二维平面图的墙壁顶点进行拖动调整,改变三维场景中的墙壁位置;
(4-3)绘制不规则的曲面墙壁时,通过调整二维场景中对应墙壁的直线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五的具体方法为:
(5-1)每个用户利用移动终端的二维场景绘制单元打开已绘制好所有墙壁的二维场景平面图,选中模型库中或二维平面图中已有的模型对象进行操作;
(5-2)移动终端将操作对象的索引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数据后,将该用户对该模型对象的操作同步至服务器上的三维场景建模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移动终端和全息展示的虚拟场景协同建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1)中绘制场景二维平面图的墙壁的具体方法为:
(41-1)按照墙壁顺序依次触摸绘制二维平面图的墙壁顶点,所述墙壁顶点为三维场景中两面墙之间的墙角;
(41-2)获取二维平面中每个触摸点的二维坐标,存入墙壁顶点列表;
(41-3)在每个触摸点和上一个触摸点之间自动绘制二维墙壁,并在三维场景中实时显示对应的三维单面墙壁;当触摸点与首次触摸点重合,二维墙壁组成一个多边形时,该墙壁顶点输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60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