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5610.8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余焓;冯颖;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94;A61K8/9789;A61K8/972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膜 制备 聚乙烯醇 表面活性 中药提取 甘油 乳酸 中草药提取 去离子水 完全溶解 水中 加热 离子 治疗 安全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斑面膜,其制备所用原料由2‑4g中药提取成分、0.4‑0.6g表面活性成分、10‑14g甘油、10‑14g聚乙烯醇、1‑2g乳酸和100g去离子水组成。其制备方法即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至60‑70℃,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降温至45‑50℃,然后依次加入甘油、乳酸搅拌均匀,然后降温至30‑35℃,依次加入中药提取成分和表面活性成分,搅拌均匀,即得脱斑面膜。该脱斑面膜在化学脱斑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中草药提取成分,因此脱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极小,并且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学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雀斑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部皮肤的单纯性褐色斑点。有遗传倾向,大约在5岁左右出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常见于女性,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和面颊。皮疹为针头到芝麻大小的斑点,呈现褐色或茶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常多个对称分布于面部,也可发生于颈部,手背和前臂伸侧等暴露部位,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从稀疏的几个到密集成群的数百个。无任何主观感觉,但雀斑有碍美容,越来越多的爱美之人采用各种手段脱除雀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接受日光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后,能使表皮中黑素体迅速变成氧化型,而使皮疹颜色加深,形态变大,数目增多。日光灯的照射亦会使皮疹加重,故有人认为,在日光中暴露对本病皮疹的发生是一种必需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雀斑的人应注意减少日光的过度照晒。
常用的脱除雀斑的方法有化学方法、激光方法和磨皮方法,激光方法易导致皮肤花斑和色素沉着,且费用较高,磨皮方法的深度较难以控制若穿透较深会进入皮下组织引起永久性瘢痕,化学方法是常用的一种,但化学剥脱后可能通过皮肤发生化学剥脱剂的全身吸收而引起毒性反应,且术后皮肤修复的时间较长。
中医理论认为,雀斑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受先天或后天风寒暑湿的侵袭二引起的肾气亏损所致。《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中论述道:“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或痰饮渍脏,或膜理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肌肤,故发生黑斑。”此论述表明中医认为雀斑(面部雀斑)主要是由于肾精亏损,火郁于经络之血分,水亏不能治火,风邪外搏而为斑。正所谓肾水不足,不能上荣于面,虚火滞血而为斑或素享血热内滞之体,触犯风邪,血热及风邪相搏阻于孙络,不能荣润肌肤,则生雀斑。
雀斑患者伴发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废物沉积于面部而形成斑,再加上日常生活中阳光紫外线的强照射,造成黑色素沉积、产生和加深。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情绪起伏不定导致肝气不得正常疏泄,造成气滞血淤,肝的新陈代谢功能不正常或卵巢功能减退时也会出现斑川,这也是内分泌失调的原因之一。若长期处在压力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皮肤所需的营养供应趋于缓慢,色素母细胞就会变得很活跃,雀斑进而产生。饮食不规律、身心压力大、睡眠作息时间混乱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内分泌失调。
为有效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补肾扶脾,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很好的脱除雀斑,本发明以开提气血、通经祛燥为原则,通过在面膜中加入中草药提取成分,通条经络,达到缺血顺畅,扶补五脏,使内分泌代谢均衡,实现雀斑的祛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斑面膜,该脱斑面膜即在化学脱斑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中草药提取成分,获得脱斑面膜,该面膜脱除雀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极小,并且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学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斑面膜,其原料包括中药提取成分、表面活性成分、甘油、聚乙烯醇、乳酸和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5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用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护肤品用植物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