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坚果开壳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4958.5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韦云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云枫 |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坚果 开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坚果的工具,尤指一种可用于打开多种坚果或亚坚果的开壳器。
背景技术
核桃、板栗、开心果、杏仁等坚果的果实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E、钙等,对人体有益,可以补充大脑所需要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欢。然而,坚果好吃壳难开,尤其是对于核桃等稍大一点的坚果,通常需要利用开壳工具来打开其坚硬的外壳。传统的开壳方法大多是对坚果施加一个突然的外力将其夹碎或击碎,如多用普通的钳子或锤子来压或敲碎坚果的外壳,这种开壳方式存在力度难以控制,容易将果仁一同夹或砸碎,砸碎过程中果壳飞溅,容易弹射伤人和物,而且噪音大。普通的钳子,通常钳口是直的,而坚果类果壳大多圆滑,不易控制,容易滑落出去,效率低。同时不能根据不同坚果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夹果模,开壳器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坚果开壳器,它可以解决传统的坚果类开壳方式存在力度难以控制,容易将果仁一同夹或砸碎,砸碎过程中果壳飞溅,容易弹射伤人和物;因坚果类果壳大多圆滑,不易控制,容易滑落出去,效率低,以及开壳器功能较为单一等诸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组合式坚果开壳器包括一端通过铰轴铰接,另一端为握持端的左杆和右杆;在靠近铰接处的所述左杆和右杆上相对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左杆和右杆通过所述螺纹槽分别螺纹连接根据不同坚果形状设置的压果模。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是:所述压果模为半球型凹槽,所述半球型凹槽外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左杆和右杆的螺纹槽相配的螺杆部,所述半球型凹槽内侧设置有多个凸起。或者所述压果模为根据坚果形状设置的具有与所述左杆和右杆的螺纹槽相配的螺杆部的花生果模或开心果果模或板栗果模。
进一步:在所述左杆和右杆的握持端端部设置有撬片。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铰轴为支点,对坚果开壳时两手柄夹持坚果既省力又方便,力度容易控制,夹碎的果壳不会飞溅弹射伤人;压果模为半球型凹槽,半球型凹槽内侧设置有多个凸起,对澳洲坚果或核桃等稍大一点、比较容易滑落的坚果,夹持效果好,果壳压碎前不会脱落,提高开壳效果。
2、本发明可以选择根据不同坚果形状设置的压果模,适用于不同大小或类型的坚果或亚坚果,如核桃、花生、桂圆等的开壳,使用范围较广;夹持手柄的握持端端部设置有撬片,可用于撬开比较难开壳的已开有开口的坚果。
3、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给坚果或亚坚果剥壳不仅省力、其力度力刚好可保证坚果或亚坚果开壳而果实完整;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其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的一种花生果模。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一种开心果果模。
图中标号表示为:1、左杆; 2、右杆;3、铰轴;4、螺纹槽;5、压果模;6、撬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的组合式坚果开壳器,包括有一端通过铰轴3铰接,另一端为握持端的左杆1和右杆2;在靠近铰接处的左杆1和右杆2上相对设置有螺纹槽4,左杆1和右杆2通过螺纹槽4螺纹连接压果模5。
压果模5是根据不同坚果形状设置的压模。最常用的一种压果模设计为半球型凹槽,在半球型凹槽外侧顶部设置有与左杆1或右杆2的螺纹槽相配的螺杆部,半球型凹槽内侧设置有3个凸起。当需要开壳某种坚果时可选择不同的压果模,通过螺纹扭出和安装不同的压果模,如剥花生用具有螺纹槽相配的螺杆部的花生果模,如图2所示;剥开心果或白果时用开心果果模等等。
在所述左杆1和右杆2的握持端端部设置有撬片6,撬片6可用于撬开已开有开口比较难开壳的坚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云枫,未经韦云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4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