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预混式金属网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4110.2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树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树月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预混式 金属网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气燃烧设备的全预混表面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全预混式金属网燃烧器。
背景技术
全预混表面燃烧是指将燃气和空气在预混腔内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在燃烧器的燃烧面上进行燃烧,没有二次空气参与燃烧。全预混表面燃烧器的结构设计和燃烧面的材料选用对混合后气体的燃烧情况有较大影响。
为了降低燃烧污染物排放,一些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金属纤维燃烧器被研制出来,如申请号为201420238167,专利名为《一种环保燃气锅炉金属纤维燃烧器》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以铁铬铝纤维编织物覆盖于支撑元件表面的预混燃烧器,火焰附着于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其孔隙较小,火焰稳定性好,不易回火,不易离焰,调节比也较大,污染物排放处于较好水平。然而,由于铁铬铝纤维编织物的孔隙过小,空气中的微小粉尘较易堵塞燃烧面,使得局部产生高温,缩短燃烧面使用寿命,而且还需设置空气过滤装置,造成风阻较大,进而使风机效率降低,这种燃烧器旋流混气装置较为简单,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度较差,混气布气装置只适合长径比较小的圆筒形燃烧器。铁铬铝纤维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在全预混表面燃烧技术方面:燃气和空气的混合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与方法;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度对燃烧污染排放有较大影响;燃烧面的布气是否均匀对燃烧面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工况有较大影响。燃烧面阻力的大小、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效率与混合气体的布气效果决定是否能制造出大功率全预混表面燃烧器,因此燃烧面材料的选用、燃气和空气混合装置的设计和布气装置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全预混表面燃烧器有着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长径比,较大调节比;燃烧面具有较大孔隙率,并且不易被空气中微小粉尘堵塞;旋流式混合器具有较佳燃气与空气混合效果;混气布气装置具有较佳布气效果。红外燃烧不回火,蓝焰燃烧不离焰的全预混式金属网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预混式金属网燃烧器,包括预混腔、支撑元件、燃烧面、旋流式混合器、混气布气装置和设有端盖的圆筒形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与所述支撑元件配接,所述支撑元件与所述设有端盖的圆筒形支撑元件配接;所述燃烧面由两层或多层耐高温金属网以紧密缠绕的方式覆盖于所述支撑元件表面;所述旋流式混合器设置在所述预混腔内;所述混气布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元件内,所述混气布气装置与所述支撑元件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元件由不锈钢拉伸网或不锈钢冲孔板加工而成,或由多根不锈钢圆钢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式混合器由一个或多个旋流式混合器部件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式混合器部件由多片旋流叶片设置在不锈钢圆筒内壁焊接加工而成,不锈钢圆筒由不锈钢冲孔板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叶片为不锈钢冲孔板加工而成,所述旋流叶片的形状选自扇形、梯形、三角形、长条形、正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所述旋流叶片孔的形状选自圆形孔、正方形孔、长条形孔、多角形孔或不规则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混气布气装置由四根不锈钢条夹住长条形不锈钢冲孔板加工而成,长条形不锈钢冲孔板中间设有开口;长条形不锈钢冲孔板为相互插接式;所述混气布气装置为十字交叉形;所述混气布气装置为锥形;所述混气布气装置为螺旋形;所述混气布气装置的十字交叉面的每个面连接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条选自圆形不锈钢条、正方形不锈钢条、等腰直角三角形不锈钢条或由此推导出的其它形状的不锈钢条。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不锈钢冲孔板与中间设有开口的长条形不锈钢网组合构成所述混气布气装置,长条形不锈钢网也可单独构成所述混气布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面的最外层设置耐高温金属网,用绞结的方法固定里层所述耐高温金属网,最外层耐高温金属网的孔径、丝径大于里层所述耐高温金属网的孔径、丝径。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面长度大于所述支撑元件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元件外径与所述预混腔外径与所述设有端盖的圆筒形支撑元件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金属网优选地:铁铬铝网,并且红外燃烧时铁铬铝网丝径不小于0.15mm。
进一步的,所述预混腔可设计成为所述旋流式混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树月,未经袁树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4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衍生燃料制备与焚烧发电一体化成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焰燃烧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