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丢包率环境的PLC链路层通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3689.0 申请日: 2015-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4796176B 公开(公告)日: 2017-12-26
发明(设计)人: 刘伟麟;安春燕;李建岐;陆阳;高鸿坚;李超;赵勇;赵涛;禇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主分类号: H04B3/54 分类号: H04B3/54;H04L1/00
代理公司: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地址: 100192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高丢包率 环境 plc 链路层 通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丢包率环境的PLC链路层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环境恶劣,物理层的丢包率通常在5~20%。承载电力通信业务的数据包通常较短,很难通过编码、交织技术对抗信道突发干扰。此外,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大规模的节点部署,业务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需求,有限的通信带宽和恶劣的载波信道环境,对传输媒体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大部分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采用基于IEEE 802.15.4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如PRIME、PLC-G3、IEEE P1901.2[2-3]。数据传输通常采用竞争期的载波监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方式。由于隐藏终端等问题,采用CSMA/CA方式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数据传输冲突,且接收端无法判定数据包丢失是由于冲突、干扰或者信道衰减造成的。对于IEEE 802.11无线系统来说,当系统中包含若干个节点时,信道的利用率仅为20-40%[4]。与此同时,在非竞争期采用非竞争信道接入方式时,额外开销同样会降低智能读表和智能控制的效率。

采用集中式资源管理时隙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很高,例如GSM/GPRS系统等[5]。也有研究者将时隙传输模式引入到PLC系统中[6]。时隙系统的时隙长度通常是固定的,但每项传输任务占用的时隙个数是可变的。为了适应电力线载波信道状态,几乎所有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都支持多种调制编码方式。不同传输模式的频带效率不同,这导致了各模式下固定时隙的长度依赖于包长,故要求链路层能够处理这种不同。

此外,基于IEEE 802.15.4的MAC协议使用停止等待协议重传数据包。当且仅当传播时延可以忽略时,停止等待协议是有效的。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当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方式时,有相当大的处理时延,相当于有较大的传播时延。对于经济、能量有效的系统来说,处理时延相当于1~2个OFDM符号的长度[6]。

因此,研究高丢包率环境下链路层的可靠、有效重传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如下:

[1]W.Liu,G.Bumiller,H.Gao,”On(Power-)Line Defined PLC System”,IEEE ISPLC 2014,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Glasgow,Scottland,April 2014.

[2]DKE AK 0.141,PLC of K461,“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narrowband PLC solutions”;www.dke.de/de/Service/Installationstechnik/Seiten/NationaleAnforderungenanSchmalbandPLC.asp x.

[3]IEEE Standard P1901.2,December 2013.

[4]Bumiller,G.,“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Technology for Fast ad-hoc Networks over Power Lines”,ISBN 978-3-86553-346-3,WiKu Verlag,2010.

[5]Siegmund M.Redl,Matthias K.Weber,Malcolm W.Oliphant:An Introduction to GSM,Artech House,March 1995,ISBN 978-0-89006-785-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