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3498.4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陈友志;王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岚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02;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张会娟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至电路板上,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腔以及围设于所述收容腔四周的框状本体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固持于绝缘本体本体部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进一步延伸入收容腔的主体部、连接主体部且向上凸伸出收容腔的用以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接触部,所述本体部包括左右分布的两侧部,所述相邻导电端子左右对称分布且分别固持于所述两侧部上,所述壳体包括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的平板部以及自平板部向下弯折延伸的用以夹持于绝缘本体两侧的夹持脚。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组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PC)又称为软性线路板,是以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曲挠性的印刷电路,通过在可弯曲的轻薄塑料片上,嵌入电路设计,使在窄小和有限空间中堆嵌大量精密元件,从而形成可弯曲的挠性电路。此种电路可随意弯曲、折叠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安装方便,冲破了传统的互联技术。
目前手机行业内广泛使用的FPC与印刷电路板(PCB)端连接的有板对板连接器(BTB)方式。板对板连接器方式需要一对匹配的连接器,座子(SOCKET)通过SMT(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工艺贴装在印刷线路板上,插头(HEADER)通过SMT工艺贴装在FPC端,组装时将插头扣入座子内即可。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一对连接器,而且印刷电路板端和FPC端都需要SMT贴装工艺,生产成本和物料成本都比较高。
然而,随着电子类产品的逐渐小型化,其内所使用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厚度也越来越薄,现有技术中的板对板连接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电子类产品的小型化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体积较小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至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腔以及围设于所述收容腔四周的框状本体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以固持于绝缘本体本体部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进一步延伸入收容腔的主体部、连接主体部且向上凸伸出收容腔的用以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接触部,所述本体部包括左右分布的两侧部,所述相邻导电端子左右对称分布且分别固持于所述两侧部上,所述壳体包括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的平板部以及自平板部向下弯折延伸的用以夹持于绝缘本体两侧的夹持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导电端子在左右方向上形状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两侧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设有自固持部向下延伸的弯折部以及自所述弯折部进一步水平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用以向下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主体部反向延伸的回转部,所述回转部上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倾斜部末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设有用以与绝缘本体同一侧部相配合的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所述第一夹持脚以及第二夹持脚之间设有自平板部向下弯折的用以向下顶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弯折抵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脚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位于延伸部旁侧的缺口部,所述侧部外侧向外凸伸有顶持凸块,所述缺口部向下顶持于所述顶持凸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上的缺口部和延伸部在前后方向上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岚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岚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多牙孔攻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一体化滚齿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