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12960.9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车兴平;尹志勇;杨光瑜;赵辉;宁心;李晓炎;王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5D51/24 | 分类号: | B65D51/24;B65D41/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防拿错 编码 瓶盖 | ||
1.一种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本体(1)、拉环(2)、第一码盘(5)、观测孔(6)、中心轴(7)、连接柱(8);
所述瓶盖本体(1)底部通过若干连接柱(8)连接拉环(2),所述拉环(2)套接在瓶身,瓶盖本体(1)打开时拉环(2)与连接柱(8)分离,第一码盘(5)与中心轴(7)连接,所述中心轴(7)能旋转地插接固定于瓶盖本体(1)上,所述第一码盘(5)圆周边缘开设观测孔(6),所述瓶盖本体(1)设置有m个可从上部显示的标识,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旋转第一码盘(5)在观测孔(6)处获取并显示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盘(5)包括:齿盘(15)、旋转腔室(16)、齿盘对合部(20);
所述第一码盘(5)在中心轴(7)周围设置齿盘(15),所述齿盘(15)与瓶盖本体(1)的齿盘对合部(20)相配合,用于第一码盘(5)沿一侧方向转动,所述中心轴(7)插入所述瓶盖本体(1)的旋转腔室(16)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环前端(3)、卡槽(4)和尾部固定柱(9);
所述拉环(2)通过拉环前端(3)将拉环与固定柱(8)分离,在所述拉环(2)后端设置尾部固定柱(9),所述尾部固定柱(9)粗与固定柱(8),所述尾部固定柱(9)不能与瓶盖本体(1)分离,所述拉环前端(3)插入卡槽(4)形成环状,用于提取瓶盖本体(1)所扣合的瓶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盘(5)包括:固定槽(11);
所述第一码盘(5)外圆周每个标识处设置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宽度与拉环前端(3)的厚度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标识组(10)、第二码盘(12)、第二标识组(13)、外部码盘(14);
所述瓶盖本体(1)背部设置第一标识组(10),通过旋转外部码盘(14)在观测孔(6)处获取第一标识组(10),在第一码盘外圆周上设立第二标识组(13),所述第二码盘(12)安装在第一码盘(5)上部,通过旋转第一码盘(5)在观测孔(6)处获取第二标识组(13),所述第二码盘(12)外圆周设置第三标识组(13-1),通过旋转第二码盘(12),在观测孔(6)处获取第三标识组(13-1)所述第二码盘上部安装外部码盘(14),所述外部码盘(14)设置观测孔(6),所述外部码盘(14)所设置的观测孔方形孔,该观测孔能观测第一标识组、第二标识组和第三标识组的一位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盘(5)还包括调整把手(21),
所述瓶盖本体(1)上部安装第一码盘(5),所述第一码盘(5)上部安装第二码盘(12),所述第二码盘(12)上部安装第三码盘,所述第一码盘(5)、第二码盘(12)和第三码盘的上部外圆周设置标识并且每个码盘半径依次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码盘(5)、第二码盘(12)、第三码盘和外部码盘圆周边缘设置调整把手(21),外部码盘(14)盖住第一码盘(5)、第二码盘(12)和第三码盘,外部码盘(14)设置观测孔(6),用于调整标识位置能够在观测孔(6)中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前端(3)包括:拉环冲锋部(3-1)、拉环倾斜部(3-2)和拉环前端稳定部(3-3);
所述拉环冲锋部(3-1)设置在拉环前端(3)最前部,所述拉环冲锋部(3-1)由薄到厚逐渐过渡,所述拉环前端(3)中部设置拉环倾斜部(3-2),所述拉环前端(3)已拉环倾斜部(3-2)为分界线形成拉环稳定部(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防拿错编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包括:卡槽凹陷部(4-1)、卡槽过渡部(4-2)和卡槽柱体(4-3);
卡槽柱体(4-3)一侧为垂直设置,通过卡槽过渡部(4-2)设置倒角,防止刮伤,所述卡槽柱体(4-3)另一侧与瓶盖本体(1)相连处开设卡槽凹陷部(4-1),所述卡槽柱体(4-3)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4),所述卡槽凹陷部(4-1)与拉环前端(3)的拉环稳定部(3-3)过盈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9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健康墙体
- 下一篇:物流单元之间的连接装置及物流单元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