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居设备调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2859.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5B19/41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梁军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居 设备 调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居设备调用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家居环境模型;其中,上述家居环境模型包括:家居场景中各个房间所对应的环境属性;在家居设备注册到网关后,将上述家居设备所在的房间以及上述家居设备的功能所针对的环境属性,与上述家居环境模型建立关联关系;接收用户的应用指令,结合上述关联关系调用上述应用指令所匹配的家居设备。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家居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居设备调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环境下,用户直观感受到的是温度、湿度、亮度、空气质量等家居环境的属性,例如房间温度太低、光线太差(亮度低)、空气太干燥(湿度低);而用户操作智能家居设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调用智能家居设备,获取/调节上述家居环境属性。
现有的智能家居控制方式,是分别针对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建模,当用户希望获取/调节家居环境属性时,首先需要由用户指定、或由云平台/家庭网关分析确定具备相应功能的家居设备,然后再向该设备发出功能调用指令。这种确定目标家居设备的方式增加了业务逻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了用户对智能家居环境的体验度。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家电控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智能家居场景下,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采用目前两种方式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
1)小循环:智能终端在家庭域网络中,通过家庭智能网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
2)大循环:首先,智能终端将应用指令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给云平台;然后,云平台将应用指令通过移动互联网转发给与之相连的家庭智能网关,从而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
在上述控制方式下,根据用户所发出的应用指令,确定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的方式有两种:
1)应用指令包含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信息:用户在发出应用指令时,需要明确指出所要操作的智能家居设备及具体功能;云平台或家庭网关收到指令后,可直接解析出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
2)应用指令不包含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信息:用户在发出应用指令时,并未指定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云平台或家庭网关收到指令后,需要通过推理分析,在现有家居设备中查询符合用户需求的设备,并确定所需调用的功能。
现有的智能家居建模方式,主要是针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建模。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oneM2M(国际物联网标准组织)设备本体模型。该模型(即设备本体模型)主要针对设备可执行的各项操作(Operation)以及每项操作包含的参数(Parameter)进行建模,还包含制造商(Manufacturer)、产品标识(Product ID)等基本信息。此外,在oneM2M设备模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语义标注(semantic annotation)的方式,对模型的某些操作、参数等属性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应用指令控制目标家居设备及其功能的两种现有方式,均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应用指令包含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信息的情况,需要求用户清楚当前环境下家居设备及具体功能;当用户处于陌生环境、或多台家居设备具有某一相同环境属性对应的功能时,往往难以确定最佳目标设备。
2)对于应用指令不包含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信息的情况,云平台或家庭网关每次收到指令,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推理和查询过程,才能确定目标家居设备及功能,显著增加了应用请求的处理复杂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居设备调用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多孔金属材料烧结成型装置
- 下一篇:烧结钕铁硼用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