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库仑力模型的图形节点遮挡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2824.X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宁;王卓;赵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库仑 模型 图形 节点 遮挡 消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库仑力模型的图形节点遮挡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1)移动遮挡节点:
1.1)在图形中按照从左下方向右上方的顺序对节点进行扫描,若两节点的水平坐标值相同,则垂直坐标值更小的节点优先扫描;若两节点垂直坐标值相同,则水平坐标的值更小的节点优先扫描;
1.2)在消除遮挡的过程中固定坐标更小的节点,移动坐标更大的节点;
(2)消除遮挡节点:
2.1)对图形中所有的节点进行扫描,找到有边相连的相互遮挡的节点,并把这些节点进行存储;
2.2)对于相互遮挡的节点,计算两节点刚刚达到分离状态时的遮挡节点距离L,并在其中心点处各放置一个适量的同种等量的点电荷;
2.3)在遮挡节点距离L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常量n(n>0),使得消除遮挡后两节点之间的距离达到L+n;
2.4)对遮挡的节点进行移动,从而将遮挡的节点分离;
以下是遮挡节点消除的步骤:
1)得到集合V中任意的相互遮挡的节点对,计算出其遮挡节点的距离L;有边相连的遮挡节点,根据以下步骤可以得出两节点i和j之间达到刚分离状态时的遮挡节点距离L(i,j);
步骤一:对于遮挡的节点,根据遮挡节点的尺寸信息、求出其遮挡因子;
步骤二:计算距离的公式,求出两节点达到分离状态时的节点遮挡距离L(i,j),也即是两中心点连接线的长度;
其中,(xi,yi)表示节点i的中心点坐标,wi和hi分别表示节点i的宽度和高度,OE(i,j)表示两遮挡节点间的遮挡因子,L(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遮挡距离;
2)设置一个常量n,使得完全消除遮挡后两节点中心点的距离达到L+n,此时两节点即能达到一个分离的状态;
3)比较两个相互遮挡的节点的中心点坐标,得到坐标较小的节点;
4)对于相互遮挡的节点,在其中心点处放置适量的同种等量的点电荷,使其产生一个足够大的排斥力;
5)在节点移动的过程中,根据本方法给出的节点移动方法:在遮挡的节点中,固定坐标较小的节点,同时移动坐标较大的节点;利用库仑力模型的性质和节点移动方法对遮挡节点进行移动,从而消除了遮挡的节点;
6)当两节点的距离达到L+n时,撤销其中心点处的点电荷,此时的两节点能够完全分离;
7)如果已经遍历完V中节点对,则此次扫描中得到的遮挡节点已完全消除;否则返回到步骤1)继续执行;
8)按照上述的过程重新扫描图形中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8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