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1988.0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辜勇彬;曾德垚;赵晓华;陈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姚伟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探头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温探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探头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在运行中,车轴与轴承相互摩擦产生热能。当车轴与轴承间出现故障时,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能就随之增加,轴箱的温度也相应升高。因此,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测定轴箱的温度变化,可以确定轴箱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在现有技术中,为及时了解列车轴箱的温度变化,常常需要在轨道上安装测温装置,对轴箱温度进行探测。
然而,现有测温装置往往安装在轴箱的下方,从下向上探测列车轴温,探头的保护镜片垂直于探头探测路径,也是倾斜向上;这样保护镜片上端面容易落灰,严重影响探头的探测精度和准确度;并且需要人工定期检查和清洁,智能化水平不高,工作量大,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期对透镜进行清理、保持透镜洁净的红外探头测温装置。
一种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包括箱体、装设于箱体上的透镜、装设于箱体内的红外探头、装设于箱体外的清洁装置及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箱体包括一本体及装设于本体外的安装架,所述位置传感器分别上下固设于安装架上,所述透镜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红外探头朝向透镜倾斜设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一旋转电磁铁、连接于旋转电磁铁上的转叶及装设于转叶上的毛刷,所述位置传感器的发射方向朝向旋转电磁铁;所述转叶一端与旋转电磁铁的转轴连接,该转叶的另一端设有挡块,旋转电磁铁带动转叶绕转轴转动,使转叶的挡块依次运动到二位置传感器的前方,所述毛刷装设于转叶的内侧,旋转电磁铁带动转叶在摆动过程中,毛刷随转叶同步转动,毛刷滑过透镜,对透镜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一支撑结构,红外探头滑设于支撑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红外探头向上倾斜,与支撑结构的斜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探头的光路45°角穿过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于斜面上设有导轨,所述红外探头底部设有导槽,所述导轨卡设于导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探头的底部设有导轨,在支撑结构上设有导槽,红外探头的导轨卡设于支撑结构的导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上端面还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之间沿导槽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箱体结构,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沿水平面方向的截面呈“U”形设置,安装架跨设在前端板上,该安装架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左右设置的侧板上,所述透镜装设于前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中部与前端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位置传感器设于安装空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红外探头测温装置通过将红外探头进行密封,红外探头测温装置的清洁装置定期对透镜进行清理,保持透镜洁净,防止外部的灰尘落入到透镜上,影响红外探头测温装置的探测精度,清洁装置自动化水平高,实用性强。另外,将透镜竖直设置,最大化地防止灰尘落入到透镜表面,大大延长了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探头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去除安装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去除安装架和前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红外探头测温装置的清洁装置工作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其安装于钢轨两侧,用于探测车轴轴箱的红外辐射值,并将红外辐射值转换为相应电流信号输出,得出运行列车的轴箱温度变化,该红外探头测温装置包括箱体10、装设于箱体10上的透镜30、装设于箱体10内的红外探头40及装设于箱体10外的清洁装置20,所述红外探头40的红外发射方向的延长线穿过保护镜,所述清洁装置20定期对透镜30的外侧面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1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