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脉冲电源综合保护机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1944.8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潘圣民;傅鹏;杨雷;李云娜;何宝灿;冯虎林;王邓辉;吴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H7/10 | 分类号: | H02H7/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脉冲 电源 综合 保护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脉冲电源综合保护机箱。
背景技术
80Kv/70A高压脉冲电源,是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保护机箱该电源的灵魂,是决定该电源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大功率的高压脉冲电源,而且,小功率的脉冲电源都采用微处理器控制。但是,微处理器在高电磁强干扰下工作稳定性低,因此,对于该高压脉冲电源需要研制特殊的综合保护控制机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脉冲电源综合保护机箱。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压脉冲电源综合保护机箱,包括有机箱底板、光发送板、故障信号接收板和手动复位板,在所述的机箱底板上装载有五个接插件JP1、JP2、JP3、JP4和JP5,接插件JP1的SEND1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接插件JP1的NEXT1脚,接插件JP1的NEXT1脚还连接双针跳线JP6的1脚,双针跳线JP6的2脚连接插接件JP2的SEND2脚,接插件JP2的SEND2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接插件JP2的NEXT2脚,接插件JP2的NEXT2脚还连接双针跳线JP7的1脚,双针跳线JP7的2脚连接插接件JP3的SEND3脚,接插件JP3的SEND3脚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接插件JP3的NEXT3脚,接插件JP3的NEXT3脚还连接双针跳线JP8的1脚,双针跳线JP8的2脚连接插接件JP4的SEND4脚;所述的光发送板上装载有插接件JP11和光发送电路,插接件JP11插入接插件JP1、JP2、JP3、JP4中任意一个插接件中,所述的光发送电路包括有非门芯片U11A、非门芯片U11B、四个光驱动芯片U11、U12、U13、U14以及分别与四个光驱动芯片相对应的四个光发送芯片G11、G12、G13、G14,所述的非门芯片U11A的输入引脚通过电阻R11与插接件JP11的SEND0脚连接,非门芯片U11A的输出引脚与非门芯片U11B的输入引脚连接,非门芯片U11B的输出引脚分别与光驱动芯片U11、U12、U13、U14的2号及7号引脚相连,用于控制光驱动芯片的输出引脚3号和5号引脚,光驱动芯片U11的3号引脚与光发送芯片G11的2、6、7号引脚相连,光驱动芯片U11的5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B11的阳极相连;光驱动芯片U12的3号引脚与光发送芯片G12的2、6、7号引脚相连,光驱动芯片U12的5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B12的阳极相连;光驱动芯片U13的3号引脚与光发送芯片G13的2、6、7号引脚相连,光驱动芯片U13的5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B13的阳极相连;光驱动芯片U14的3号引脚与光发送芯片G14的2、6、7号引脚相连,光发送芯片G11、G12、G13、G14的3号引脚接地;光驱动芯片U14的5号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B14的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B11、DB12、DB13、DB14的阴极接地,光驱动芯片U11、U12、U13、U14的8号引脚与电源的+5V相连,4号引脚与电源的地相连,光驱动芯片U11的1号及6号引脚经过电阻R12与电源的+5V相连,光驱动芯片U12的1号及6号引脚经过电阻R13与电源的+5V相连,光驱动芯片U13的1号及6号引脚经过电阻R14与电源的+5V相连,光驱动芯片U14的1号及6号引脚经过电阻R15与电源的+5V相连;光驱动芯片U11的3号和5号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6和电阻R17接电源的+5V端,光驱动芯片U12的3号和5号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8和电阻R19接电源的+5V端,光驱动芯片U13的3号和5号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10和电阻R111接电源的+5V端,光驱动芯片U14的3号和5号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12和电阻R113接电源的+5V端;在所述的故障信号接收板上装载有插接件JP35、四个相同的接收锁存电路和一个复位电路,所述的插接件JP35插入插接件JP1、JP2、JP3、JP4中任意一个插接件中,第一个接收锁存电路包括有光接收芯片G31、非门芯片U31A、跳线JP31、非门芯片U31B、非门芯片U31C和D触发器U35,光接收芯片G31用接收状态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非门芯片U31A反向后与非门芯片U31B的输入引脚及跳线JP31的3号插针相连,非门芯片U31B的输出引脚与跳线JP31的1号插针相连,跳线JP31的2号插针与非门芯片U31C的输入引脚相连,通过JP31跳线端的选择,可以设置光接收芯片G31为有光正常或无光正常状态,非门芯片U31C的输出引脚与D触发器U35的3号引脚相连,当接收到故障信号时立即发出锁存信号,使U35的6号引脚跳转为高电平状态。稳压二极管DB31的阳极与D触发器U35的6号引脚相连,所述的复位电路包括有稳压二极管D31、电容C39、电阻R40和非门芯片U35A,插接件JP35的FW引脚通过电阻R39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31的阴极、电容C39、电阻R40及非门芯片U35A的输入引脚相连,稳压二极管D31的阳极、电容C39的另一端及电阻R39的另一端直接与地相连,非门芯片U35A的输出引脚同时与四个接收锁存电路中的D触发器U35、U36、U37、U38的1号引脚相连,作为D触发器的复位信号,插接件JP35的NEXT引脚分别连接四个接收锁存电路中的D触发器U35、U36、U37、U38的6号引脚;所述的手动复位板上装载有手动复位电路和插接件JP41,所述的插接件JP41插入所述的插接件JP5中,手动复位电路包括有电阻R41、电阻R42,、发光二极管DB41和复位开关Key1,电阻R41一端与+5V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地和复位开关Key1的1端,复位开关Key1的2端同时与电阻R42的一端和插接件JP41的1号插针相连,而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地和发光二极管DB41的阴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B41的阳极与接插件JP41的28号插针相连。二极管DB31、DB32、DB33、DB34的阴极连接为一路信号作为该接收板的综合故障锁存信号,最后该信号与JP35的10号插针相连。二极管DB31、DB32、DB33、DB34是作为或门功能使用的,当任一个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则输出为高电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1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充电电池包、充电器及充电器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机械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