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锅炉水体内循环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10390.X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刚 |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锅炉 水体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锅炉水体内循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被广泛利用,能耗很高的工具。现有锅炉节能技术虽众多,但相对被加热主体,水,而言,仅是从外部作用,无法直接破解水由自身物理属性限制,代来的热能不能被快速传导,充分利用的关键问题。锅炉是对水加热的设备,水的相关物理性质、数据,值得注意。例如,导热系数水(0.54),炉体钢材(80)相差148倍,热量在水体中难以传导,是形成锅炉高耗能的基本原因,也是造成水体中存在温差大现象的直接原因。
锅炉工作时,炉内火与水之间的炉体温度高于其上炉体,可称为锅炉对水最佳传热面,简称A面;A面上3mm左右水层,相应可称为A层。
为观察分析炉内水体的温差现象,做以下模拟实验:用适当电炉对金属容器内装好温度计的40cm深水体加热。30秒左右,A层中心可>80℃,而其上39cm处温度几乎不变。在二者温差为0后,继续加热,A层空间受气化热影响,会>100℃。同理:锅炉的A层水体,是水体中唯一能迅速升温的水体;或者说是只有在A面上能使热量迅速通过的1小段水层。<100℃时,A层水体是整水体的热极;当整个水体=100℃时,继续加热,A层空间是A面以上的热极。
现有锅炉的A面是固定的,炉内水体<100℃时,A层水体也是被固定在A面上的。因而不能克服由水物理性质决定的吸热慢热量在水体传导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本发明装置使锅炉内水体在受热过程中加入内循环形态,原水体各组成部分(≤100℃)位置的相对固定被改变,实现对锅炉A面,A层水体的开发利用,对A面以上炉体与水温差的利用。
本发明一种控制水体内循环的装置,由水体内循环引动器、动力部分和陪撞板组成三部分组成:
所述水体内循环引动器由固定在锅炉体顶部的滑轮组(1)、导索(2)通过滑轮组(1)二头分别连接配重件(3),引动板(4)组成;
所述动力部分由磁力器(5)、导管(6)和导索(7)组成,所述导管(6)固定在炉体顶部,所述磁力器(5)部分插入导管(6),所述导管(6)由金属导管(61)、隔磁套管(62)、铁质活动片(63)和铁质活动片通道(64)组成,所述导索(7)连接铁质活动片(63)与引活板(4);
所述陪撞板由放置在锅炉A面上的铁质板(8)及附件弹簧组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使用本发明装置改变锅炉受热水体的内循环状态,产生以下效果:
1、A层水体不再被固化,A层水体空间成为通道,热水有规律流出,在流速推动下,与相对冷水混合散热,形成新的热混合传热效应。
2、A面在周期间时段,加热新A层水体至应有温度,随频率变化,送旧迎新,去热迎冷N倍用而复始地重复被利用。
本发明通过改变受热水体状态,开发利用A面,A层的特殊功能,使得热量在水体中的传导方式由一或三。三者之中,其一是传统的热传导方式,依然存在。其二是热混合效应,冷热水规律地换位对冲散热。其三是A面N倍重复利用,相当于锅炉被扁平化后的效果。
三者协调共为快速缩小温差,提高热量传导速度与效能,最终为提高锅炉的核心技术指标热效率。使用本发明装置的锅炉更加节能、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在锅炉中使用的最佳受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动力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控制水体内循环的装置,由三部分组成。
1、水体内循坏引动器
如图2,由固定在炉体顶部的滑轮组(1),导索(2)通过滑轮组(1)二头分别链接配重件(3),引动板(4)。
2、动力部分
如图2,由磁力器(5),导索(7),导管(6)组成。
导管(6)如图2所示,固定在炉体顶部,如图3所示,磁力器(5)部分插入导管(6),导管(6)由金属管(61),隔磁套管(62),铁质活动片(63),活动片通道(64),组成,导索(7)如图2所示,连接铁质活动片(63)与引动板(4)。
3、防撞板图2所示,由放置在锅炉A面上的金属板及附件弹簧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刚,未经王天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0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湿防腐隔热功能集热板芯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真空环境中的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