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5,16-二氢丹参酮Ⅰ在制备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0320.4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5267225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发明(设计)人: 陈君;李萍;张柳;周萍;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58 分类号: A61K31/58;A61P9/14;A61P7/02;A61P9/12;A61P9/10;A61P9/00;A61P39/06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王新生
地址: 21000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15 16 丹参 制备 保护 血管 内皮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在制备血管内皮保护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增长,目前估计有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且发病的年龄段提前。可见,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当今人类生命健康。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给治疗带来困难。与西药相比,传统中药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且有几千年临床经验。从传统中药中发现和制备前体药物为心血管疾病新药的开发与应用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Salvia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效。丹参被报道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各有侧重,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水溶性的丹参酚酸类成分和脂溶性的丹参酮类成分。有文献报道,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马敏,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硕士论文,2001)。15,16-二氢丹参酮Ⅰ就是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但目前对它的单独药理活性研究较少。了解研究药物保护作用及机制对于新药开发和应用具有巨大价值。

发明内容

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意外发现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于血管内皮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保护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丹参-作用靶点和功效,也有利于心血管疾病新药的发现。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保护15,16-二氢丹参酮Ⅰ在制备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用于预防或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所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是通过调节Nrf2-ARE通路进行的。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保护15,16-二氢丹参酮Ⅰ在制备抗氧化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对15,16-二氢丹参酮Ⅰ进行了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活性评价试验: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ox-LDL刺激EA.hy926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15,16-二氢丹参酮Ⅰ的预处理能升高ox-LDL刺激引起的EA.hy926细胞中SOD酶活力的下降。将15,16-二氢丹参酮Ⅰ加入到转染过质粒的293T细胞中,可以激活Nrf2下游的ARE元件,增强荧光酶活性的表达。该化合物能直接诱导EA.hy926细胞中的Nrf2表达,同时增加内皮细胞中HO-1、NQO1、GCLC、GCLM基因的表达。这说明15,16-二氢丹参酮Ⅰ可能在激活Nrf2-ARE通路后,成功诱导了下游基因中二相解毒酶的基因转录及表达,从而推测15,16-二氢丹参酮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是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后诱导表达多种抗氧化酶而产生的。

附图说明

图1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表型指标检测(MTT检测存活率)图,横坐标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浓度(μM),纵坐标为细胞活力。

图2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表型指标检测(LDH检测存活率)图,横坐标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浓度(μM),纵坐标为LDH指标。

图3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酶功能水平检测(SOD)图,横坐标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浓度(μM),纵坐标为SOD指标。

图4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激活ARE-相关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横坐标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浓度(μM),纵坐标为荧光素酶倍数值。

图5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对Nrf2、HO-1、GCLC、GCLM的mRNA水平的影响,横坐标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浓度(μM),纵坐标为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GAPDH的比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5,16-二氢丹参酮Ⅰ化合物的制备

1材料与仪器

柱层析硅胶(100~200目,200~300目)、薄层层析硅胶H购自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化学纯)。提取分离用试剂石油醚(无锡亚盛)、乙酸乙酯(南京化学试剂)、氯仿(上海凌峰)、甲醇(江苏汉邦)、丙酮(南京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鉴定用试剂甲醇(江苏汉邦)、乙腈(默克)为色谱纯。丹参酮提取物:购买于山东华信制药有限公司,丹参总酮含量约8%。

Agilent1100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系统(Agilent公司);中压制备系统(瑞士公司);旋转蒸发仪RotavaporR-200(瑞士公司)。

2方法

2.1提取与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0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