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8843.5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淮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淮铨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P1/02;A61P17/02;A61P31/00;A61P17/00;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3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臭氧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一遇到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尿液就会立即发生如下反应:O3+生物大分子→O2+O0,单个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实现快速而彻底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
口腔溃疡、口臭、牙龈炎症、急慢性咽炎、感染性皮肤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具有经常反复、不易治疗的特征,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皮肤病,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易产生并发症,降低人体抵抗力,加重病情,并且还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注射或内服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皮质类激素药物,则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
臭氧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臭氧水通常用于医疗领域的消毒杀菌,臭氧冰常用于食品的保鲜。
臭氧可溶于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氧气大,在0℃、一标准大气压时,一体积水可溶解0.494体积臭氧。但臭氧水溶液的稳定性受水中所含杂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有金属离子存在时,臭氧可迅速分解为氧,在纯水中分解较慢。臭氧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它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自行分解。臭氧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实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为它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臭氧在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那就会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空气中快。在含有杂质的水溶液中臭氧迅速回复到形成它的氧气。但在纯水中分解速度较慢,如在蒸馏水或自来水中的半衰期大约是20min(20℃),然而在二次蒸馏水中,经过85min后臭氧分解只有10%,若水温接近0℃时,臭氧会变得更加稳定。臭氧在冰中极为稳定,其半衰期为2000年。
臭氧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具有绿色健康的优点。然而,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与食品保鲜类臭氧冰的制备方法在技术参数的控制上具有显著的不同,现有技术中还缺乏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快速高效,制得的臭氧冰使用方便,可用于治疗口腔疾病、感染类皮肤病等,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取双蒸馏水或超纯水,将双蒸馏水或超纯水注入密闭的容器中;
S2、向步骤S1的双蒸馏水或超纯水中通入臭氧气体至臭氧饱和溶解,制得臭氧水;
S3、将步骤S2的臭氧水分装至制冰模具中,速冻制得医用臭氧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双蒸馏水或超纯水的PH为3.5~4.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的密闭容器中双蒸馏水或超纯水的体积为4L~7L。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臭氧气体流量为0.3L/min~0.6L/min。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臭氧的通气时间为3min~7min。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臭氧通过医用氧气源经臭氧发生器制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臭氧水的速冻温度为-50℃~-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制冰模具为冰棍模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臭氧水速冻成臭氧冰的时间不大于一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制得的医用臭氧冰的贮存温度为-3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①本发明医用臭氧冰的制备方法快速高效,通过多次反复实验,探索出合理的通气量和通气时间,制冰时间短,实现最大限度减少臭氧在制冰过程中的分解量,臭氧被稳定储藏在臭氧冰中,臭氧冰贮存于低温环境下,可随时取用。
②本发明采用双蒸馏水或超纯水,臭氧经医用氧气源制得,无菌程度高,并且臭氧在水中的溶解量高,速冻时间短,制得的医用臭氧冰的臭氧含量高,全过程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制得的医用臭氧冰生产成本低,成品价格合适,广受使用者好评,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淮铨,未经郭淮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8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蒙脱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人参二醇型三七皂苷的制药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