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链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08085.7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福森毅;西本裕辅;江村笃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 主分类号: | F16G13/07 | 分类号: | F16G13/07;F16G15/12;B62M9/06 | 
| 代理公司: | 11336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巍;谢栒 |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链条 | ||
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所述内链板可以具有限定纵向方向的纵向中心线,且包括:第一内链端部分,其包括具有第一内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内链开口;第二内链端部分,其包括具有第二内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内链开口,所述第二内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内链中心轴线平行;以及第一内链中间部分,其将所述第一内链端部分和所述第二内链端部分互相连接。所述第一内链端部分可以具有延伸边缘部分,所述延伸边缘部分沿纵向方向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二内链端部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自行车链条。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此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来说,骑自行车均已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竞技体育。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自行车链条是已经被重新设计的一种部件。大部分自行车具有传动系,该传动系使用链条将来自骑车者的踩踏动作传送给后轮。自行车链条具有通过多个销以交替方式互相连接的多个内链和多个外链。典型地,内链中的每个均包括一对平行的内板,该对平行的内板由一对平行的中空柱或由圆柱形辊包围的销连接。外链中的每个均包括一对平行的外板,该对平行的外板由邻近的内链的销连接。
一些自行车设计为山地自行车(MTB),其适用于越野行进。一些山地自行车仅具有单个前链轮,其传动比仅可由后拨链器调节,后拨链器构造为使链条在后链轮组件的链轮之间移动。山地自行车经常在各种地形中使用,并经常受到较大冲击和振动,冲击和振动可能会导致链条从前链轮掉落。由此,山地自行车会比诸如公路自行车的其它类型的自行车经受更大的压力。
图1A示意性示出了自行车的传动系140的平面图。传动系140的后链轮组件180布置为使得其中间尺寸的链轮沿自行车的纵向方向与前链轮160大致对准。链条120的传动方向由箭头DD图示。由此,例如,当链条120与最大的后链轮啮合时,链条120的后部朝向自行车车架,如箭头F指示的方向被最大地拉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的Q部分的放大视图中所示,考虑到链条120在位置DE处、在内链板对中的一个内链板处从前链轮160的齿162中的一个齿脱开,从而沿传动方向DD相邻的外链板对至内链板对在位置LE处朝向自行车车架轴向倾斜。由此,位于外链板对内的链轮齿趋向于与外链板的内表面相接触。由于外链板之间的间隙与内链板对之间的间隙相比沿轴向方向更宽,因此,链轮齿162在外链板对之间的间隙内具有更宽的相对移动范围。这种轴向移动在位置LE处最大,这可能导致链条120从前链轮160中不期望地掉落,从而给骑车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链条的内链板,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内链板具有限定纵向方向的纵向中心线,且包括:第一内链端部分,其包括具有第一内链中心轴线的第一内链开口;第二内链端部分,其包括具有第二内链中心轴线的第二内链开口,所述第二内链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内链中心轴线平行;以及第一内链中间部分,其将所述第一内链端部分和所述第二内链端部分互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内链端部分具有延伸边缘部分,所述延伸边缘部分沿纵向方向延伸而远离所述第二内链端部分。
这种构造的一个潜在优点是:延伸边缘部分减小了当外链板对与链轮齿配合时链条的内部区段和链轮齿之间的间隙。因此,减少了链条绕链轮齿的轴向移动,从而减小了链条从链轮脱落的可能性。因此,改进了链条的操作。
在第一方面中,内链板可以构造为连接至外链板,所述外链板包括第一外链端部分、第二外链端部分和将所述第一外链端部分和所述第二外链端部分互相连接的外链中间部分;且所述延伸边缘部分具有侧表面,所述侧表面构造为当所述自行车链条与自行车链轮啮合时在沿轴向邻近所述外链板的所述外链中间部分的区域处与所述自行车链轮的链轮齿相接触。这种构造的一个潜在的优点是:大致消除了链条的内部区段和链轮齿之间在齿的一侧上的间隔,进一步减小了链条从链轮脱开的可能性,改进了链条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8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