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面溢油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7931.3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竺柏康;陈璇琳;王东光;陶亨聪;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面 溢油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尤其是溢油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例如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其石油进口有58%通过海上运输。在港口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将会给企业、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人民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和灾难。
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海上溢油事故也时有发生,海上溢油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不可估量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不利。由于海洋溢油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计性,尽管操作人员极其谨慎,也做出大量准备,但在溢油发生后,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使得损失不可估计,所以如何在第一时间确定溢油的发生仍是重中之重。排除油轮在航行时产生溢油的无法预测性,在港口、海上钻井平台等具有固定位置地点进行实时的溢油监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溢油的产生,采用相关的应急预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溢油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2012年4月,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由于没有有效及时处理,溢油量达到67万吨,形成200公里的油带,海面溢油排除工作实施难度大,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损失无可估量。2010年7月16日,中国大连新港发生特大输油管线爆炸事故,此次事故溢油量达1500余吨,造成430km2海面污染,其中,12km2为重度海域污染,52km2为一般海域污染。此次溢油对大连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盐业、沿岸食品加工等沿海产业造成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海洋生态的污染,对于海洋上空依靠捕鱼为生的鸟类的影响,以及溢油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等不可估计的损失更是巨大。从历来的溢油事故中,可以看出一旦发生溢油,没有及时采取溢油回收等有效措施,溢油后将带给海洋生态环境净化极大压力,损失将不能估算。
基于这些已发生的溢油事故,可以得出对溢油监测的必要性,所以多个国家都对此进行立法。例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3年修订)中第二章第十四条有明确说明港口和码头应设置监测装置;而且根据中国交通部标准《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中第4.2中“码头同时装卸油品和其他货种时,按要求高的数量配备。同一码头有多个泊位时,除永久布放型围油栏和溢油监视报警装置外,其他设备可按要求高的数量配备”。这就要求油码头均需建立与港口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港口溢油应急系统。通过建立有效的溢油监测设备以及应急反应计划,以便在溢油发生时能及早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的溢油监测及报警装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综合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以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港口溢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判断并输出报警指令的服务器,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漂浮装置,用于漂浮在海面上;监测终端,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采集海面气体;气相色谱仪,与所述监测终端连接,以分析海面气体。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出的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信号。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水流仪、风速仪和/或潮位仪,以分别监测海面的水流、风速和/或潮位。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装置下部呈筒状,上部呈锥台状;并且所述漂浮装置的下端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标。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装置高达3米以上,所述吸嘴设于所述漂浮装置内部,且距离所述漂浮装置下端面至少1米。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分离过滤器,管道连接于所述吸嘴,用于分离、过滤海面气体中的多余组分;除尘器,管道连接于所述分离过滤器的出口,用于净化海面气体;鼓风机,管道连接于所述除尘器的出口,用于为海面气体流提供动力;消声器,管道连接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其出口则与所述气相色谱仪连接。
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相色谱仪包括进气室、色谱柱、载气进口,所述进气室与所述色谱柱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7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