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07753.4 | 申请日: | 2015-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褚存超;李延奎;孟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存超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1/02;A61K35/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口角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口角炎俗称“烂嘴角”,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患者张口易出血,吃饭说话均受影响。口角炎的诱发因素是冷干的气候,会使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口唇干裂时,人们会习惯性地用舌头去舔,促使口角干裂;若从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减少,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还会导致维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的发生。
口角炎最初为唇干燥,口角处红斑、水肿、渗液、结痂。转入慢性时局部黏膜皮肤湿润、皲裂、粗糙脱屑伴有以口角向外的放射性皱纹。若由营养不良、贫血、核黄素缺乏引起,可伴有口腔、舌及阴部黏膜损害,如光面舌、阴囊皮肤发红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多两侧对称,亦可单侧发病。自觉有烧灼感。营养不良的儿童,口角及其周围可出现脓疱,多与化脓球菌感染有关。本病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甚者自口角向口内黏膜或口周皮肤延伸,沟裂深浅、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口角常在受刺激时疼痛。常伴有唇干燥、裂纹,偶见鳞屑,唇微肿。舌背平滑,丝状乳头萎缩,水肿肥厚的菌状乳头散在分布,舌缘常有齿痕。还常伴发唇炎、舌炎。
2.球菌性口角炎
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多见于老年无牙的患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化脓、出血、结痂。
3.真菌性口角炎
真菌性口角炎是由于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且白色更加明显,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能有化脓、出血、结痂,常伴发唇炎及唇部糜烂。PAS染色可见念珠菌菌丝。
目前,治疗口角炎多以西药为主,兼以食疗和维生素为辅,但是目前大多数西药以抗生素为主,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损害。因此,从中医角度入手治疗口角炎成为目前该病治疗的探究方向,中医认为阴虚燥热是口角炎的原因,滋阴祛热成为治疗该病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复生草20~30份、干地黄20~30份、隔山消20~30份、钩石斛20~30份、菩提香10~15份、鱼腥草5~10份、金银花5~10份、黄连5~10份、黄芩5~10份、扁蒲扇20~30份、蟾皮2~3份、车前草20~30份、穿心莲10~15份、五加皮10~15份、地胆草10~15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复生草20份、干地黄20份、隔山消20份、钩石斛20份、菩提香10份、鱼腥草5份、金银花5份、黄连5份、黄芩5份、扁蒲扇20份、蟾皮2份、车前草20份、穿心莲10份、五加皮10份、地胆草10份。
也可以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复生草30份、干地黄30份、隔山消30份、钩石斛30份、菩提香15份、鱼腥草10份、金银花10份、黄连10份、黄芩10份、扁蒲扇30份、蟾皮3份、车前草30份、穿心莲15份、五加皮15份、地胆草15份。
或者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复生草25份、干地黄25份、隔山消25份、钩石斛25份、菩提香12份、鱼腥草8份、金银花8份、黄连8份、黄芩8份、扁蒲扇25份、蟾皮2份、车前草25份、穿心莲12份、五加皮12份、地胆草12份。
本发明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服用时,每次300ml,一天两次。
药理分析:
复生草:淡,平。利尿,调经,滋阴补虚。主治水肿,头晕,耳鸣,小儿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胃痛,小儿腹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存超,未经褚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7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