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06903.X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唐苏滇;庄稼;袁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时代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够根据空调模式调整出风口的空调系统,属于家电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空调作为夏冬季节调节温度的重要电器,也越来越普及,并成为广大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然而无论是挂壁式空调、柜式空调还是中央空调,其冷暖风出风口是同一出口且基本上都是位于高处的,而众所周知,由于冷气密度大,从高处吹出后往下走;暖气由于密度相对较小,从高处吹出后往上跑,就是因为暖气漂浮在上面,所以导致平常空调冬天制热效果都很差,因此急需研究一种能够使冷暖气从不同的位置吹出,以保证人体腰部以下达到最舒适的温度,来提升人体舒适度的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空调模式调整出风口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还包括与空调主机连接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连接一空调出风口切换系统,所述空调出风口切换系统上连接至少一根暖风管和至少一根冷风管,且所述空调出风口切换系统电性连接到所述空调主机中的空调控制面板上;所述暖风管连通设置在地板上的暖风出风口;所述冷风管连通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冷风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出风口切换系统包括暖风管电磁阀、冷风管电磁阀及单片机,且所述暖风管电磁阀及冷风管电磁阀分别电性连接到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到所述空调控制面板,并在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控制下控制所述暖风管电磁阀及冷风管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暖风管和冷风管均为保温管或所述暖风管和冷风管均为外部套设有保温层的塑料管。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暖风出风口至少为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室内地板上;所述暖风管围设在所述地板的外周上,且其上开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暖风出风口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冷风出风口至少为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室内天花板上;所述冷风管围设在所述天花板的四周,且其上开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冷风出风口相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暖风出风口及冷风出风口与所述通孔之间均通过密封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暖风出风口上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通过控制电路连接到所述单片机并在其控制下打开或关闭;所述冷风出风口上设置有细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细过滤网的孔间隙范围在5-1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结构合理、设置精巧,通过设置冷暖气分行的管道并合理的设置它们位于房间的位置,再利用冷暖气体自身特性,通过空调冷暖模式的自动调整,可以使得冬天暖气能够从地面吹出,让人的腰部以下位置先感受到暖气,快速提高制热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冷风出风口和暖风出风口,使得冷暖气流能够均匀的在室内扩散,避免冷暖气流集中于某一处,能够最快的达到房间内的制热或制冷效果,提高了空调的调温效率。
通过设置保温管或在风管外层加设保温层,能够有效避免冷暖气流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流失,最大程度的保证冷暖风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通过设置密封件也能够有效避免冷暖气流在连接口处的流失,避免冷气或暖气的浪费,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制冷或制热效果。
通过在暖风出风口设置防护盖,在冷风风口设置过滤网,可以在不使用时,避免杂物、灰尘等进入管道,影响管道的送风效果;通过将防护盖与空调面板连接,可以在打开或关闭制热模式时,自动打开和关闭,操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时代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时代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6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