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爆速震源药柱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5072.4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林;鲁强;郭爱清;冯昶;李彦;潘成良;周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33/14 | 分类号: | C06B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4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爆速 震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炸药配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爆速震源药柱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岩石的弹塑性为基础,以炸药作为震源,在沿线的不同位置用地震勘探仪检测大地震动,并把数据记录在磁带上,以便进一步分析处理。地质勘探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地震波激发,即如何保证足够能量和所需要的频率成分。目前,在我国的地质勘探中大多使用炸药作为震源。
在水胶震源药柱中加入RDX、TNT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炸药的爆炸性能,但随之带来的是炸药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并带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在水胶震源药柱的配方设计过程中,同时要兼顾爆炸性能、原材料成本、生产安全和使用环境与对象,合理选择高能添加剂及其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爆速高的高爆速震源药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爆速震源药柱,包括25.0~40.0质量份的浓度为70-85%硝酸甲胺水溶液,25.0~45.0质量份的硝酸铵,13.0~15.0质量份的硝酸钠,4.0~6.0质量份的珍珠岩,10.0~15.0质量份的大理石粉,0.8~1.2质量份的田菁粉,0.1~0.3质量份的泡沫稳定剂和0.1~0.3质量份的交联剂混合制成;所述高爆速震源药柱还添加2.0~5.0质量份的乙二胺二硝酸盐。
优选的,所述高爆速震源药柱还可以添加1.0~3.0质量份的硅铁粉。
优选的,所述高爆速震源药柱还可以添加1.0~3.0质量份的铝粉。
优选的,所述高爆速震源药柱还可以添加0.8~1.2质量份的煤粉。
优选的,所述乙二胺二硝酸盐与铝粉可采用液态石蜡和液体松节油包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产所述的高爆速水胶炸药震源药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涂料级铝粉、硅铁粉和煤粉或者其结合加入到液体石蜡和松节油包覆的乙二胺二硝酸盐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高能添加剂;
b.将硝酸钠与田菁粉混合粉碎后得到硝酸钠和田菁粉的混合物;
c.在搅拌下依次加入浓度为70%~85%的硝酸甲胺溶液、泡沫稳定剂和交联剂并控制温度为60℃~80℃,再分别加入由b得到的硝酸钠和田菁粉的混合物、交联剂、由步骤a得到的高能添加剂混合成为高密度水胶炸药;
d.将一根长度等于震源药柱外壳长度的普通导爆索插入震源药柱外壳内,再注入由步骤c得到的高密度水胶炸药,封口即制得高爆速震源药柱。
本发明通过添加乙二胺二硝酸盐来增加爆破性能,同时加入硅铁粉、铝粉和煤粉,来提高药柱的爆速,从而得到一种高爆速高爆能的 震源药柱。通过采用液体松节油和液体石蜡共同对乙二胺二硝酸盐的包覆可有效防止含能物质在有水的环境中的化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将1kg涂料级铝粉、1kg硅铁粉和1kg煤粉加入到液体石蜡和松节油包覆的2kg乙二胺二硝酸盐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高能添加剂;
b.将13kg硝酸钠与0.8kg田菁粉混合粉碎后得到硝酸钠和田菁粉的混合物;
c.在搅拌下依次加入25kg浓度为70%~85%的硝酸甲胺溶液、25kg硝酸铵、0.1kg泡沫稳定剂和0.1kg交联剂并控制温度为60℃~80℃,再分别加入由b得到的硝酸钠和田菁粉的混合物、交联剂、由步骤a得到的高能添加剂混合成为高密度水胶炸药;
d.将一根长度等于震源药柱外壳长度的普通导爆索插入震源药柱外壳内,再注入由步骤c得到的高密度水胶炸药,封口即制得高爆速震源药柱。
通过上述步骤可制得密度为1.25~1.30g/m3、爆速为4950m/s的震源药柱。通过采用液体松节油和液体石蜡共同对乙二胺二硝酸盐的包覆可有效防止含能物质在有水的环境中的化学变化。
实施方式2:
将2kg涂料级铝粉、2kg硅铁粉和2kg煤粉加入到液体石蜡和松节油包覆的5kg乙二胺二硝酸盐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高能添加剂;
b.将15kg硝酸钠与1.2kg田菁粉混合粉碎后得到硝酸钠和田菁粉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5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