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缠绕机多功能导丝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4848.0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翔;张克青;徐坤;王宝军;丁希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3/56 | 分类号: | B29C53/56;B29C5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多功能 导丝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张力检测、速度测量、丝束汇聚等功能的两自由度数控缠绕机导丝头,可以沿X轴平动,沿A轴转动。
背景技术
纤维缠绕成型是复合材料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纤维缠绕成型中纤维张力控制,纤维表面温度的控制与复合材料制品机械性能,制品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与缠绕张力有密切关系。
现有通用缠绕机导丝头部分只具备移动和转动功能,将纤维缠绕至成型产品上,不具备张力控制和温度控制的设备。但这种通用纤维缠绕机导丝头对张力和温度控制效果不够满足要求,不能实现在一定空间的精确张力控制和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纤维缠绕机不能精确控制纤维张力和温度,缠绕制品质量不佳的缺点,提出一种缠绕机多功能导丝头,可使缠绕制品达到较高工艺参数指标,且对纤维进行精确的温度、张力控制。
本发明一种缠绕机多功能导丝头,导丝头箱体、放卷导向辊、加热辊、温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辊、张力传感器、测速辊、速度编码器、丝束汇聚辊、丝嘴加热辊、丝嘴支架、分线梳、旋转机构与平移机构。
所述放卷导向辊、加热辊、张力传感器辊、测速辊、丝束汇聚辊由前至后安装在导丝头箱体底部。其中,放卷导向辊为4个,呈口字型设置;加热辊、张力传感器辊、测速辊、丝束汇聚辊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加热辊上部竖直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辊通过支架固定在张力传感器上,张力传感器固定于导丝头箱体上;测速辊的转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速度编码器;丝束汇聚辊用来对纤维进行汇聚,使纤维传导路径保持在加热辊、张力传感器辊、测速辊的中部。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丝束汇聚辊后方,包括齿轮箱体、旋转转盘、小齿轮、大齿轮与伺服电机A。其中,旋转转盘与齿轮箱体间通过轴承相连;且通过伺服电机A驱动齿轮箱体内相互啮合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驱动旋转转盘转动。
所述丝嘴支架水平设置,前端固定安装在旋转转盘上;丝嘴支架中部安装有分线梳,后端通过支架安装有丝嘴加热辊。
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导丝头箱体顶部,包括连接板、拖动平台、丝杠螺母结构、小同步带轮、大同步带轮、同步带与伺服电机B。其中,连接板与拖动平台间设置有丝杠螺母结构;丝杠螺母结构通过伺服电机B驱动小同步带轮、大同步带轮、同步带构成的传动机构运动,带动拖动平台运动前后方向移动。
当纤维束经过上述结构的导丝头时,纤维穿过口字型布置的四个放卷导向辊后,依次经加热辊下方、张力传感器辊上方、测速辊下方、丝束汇聚辊上方,经过丝束汇聚辊进行汇聚后,穿过旋转机构中旋转转盘上的纤维通道,由分线梳的齿状结构将多簇纤维束分离成单簇纤维;随后纤维由丝嘴加热辊下方缠绕后,经丝嘴加热辊再次进行加热后,最终缠绕需要成型的缠绕制品上;通过旋转机构使丝嘴加热辊具有绕A轴旋转功能,同时通过平移机构使本发明导丝头具有X方向直线运动功能,进而在纤维缠绕过程中适应缠绕制品外径的变化,适应不同尺寸纤维缠绕制品以及实现设定缠绕线型的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导丝头集成功能空间占用小;
2、本发明导丝头通过合理的辊子布置,测量张力准确;
3、本发明导丝头通过速度测量辅助完成张力控制;
4、本发明导丝头具有温度控制和丝束汇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丝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丝头中加热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丝头中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丝头中平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00放卷导向辊,101加热辊,102温度传感器,103张力传感器辊,104张力传感器,105测速辊,106速度编码器,107丝束汇聚辊;108旋转机构,109丝嘴支架,110分线梳,111丝嘴加热辊,112热风机,113导丝头箱体。
图2中:
200辊子轴,201辊子外套,202弹性挡圈,203深沟球轴承,204加热器,205匀热衬套,206止动挡圈与207圆螺母。
图3中:
300齿轮箱体,301旋转转盘,302转轴、303轴承,304小齿轮、305大齿轮,306伺服电机。
图4中:
401连接板,402拖动平台,403丝杠螺母结构,404小同步带轮,405大同步带轮,406同步带,407伺服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4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耐磨输送管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 下一篇:二板式注塑机的抽导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