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0754.6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隋宁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宁昕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14;A61P1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咳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喘一症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医者多责之痰阻气道,治之有一定疗效,但难以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病症的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甘草6-9份、白术9-15份、茯苓9-15份、半夏20-30份、杏仁20-30份、桂枝10-20份、干姜9-15份、薯蓣9-15份、细辛10-20份、紫菀40-50份、款冬花40-50份、黄芪6-9份。
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甘草7.5份、白术12份、茯苓12份、半夏25份、杏仁25份、桂枝15份、干姜12份、薯蓣12份、细辛15份、紫菀45份、款冬花45份、黄芪7.5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组方分析:咳喘一症虽有因外因之别,然皆与肺有关。咳喘一症反复发作,细究咳喘一症无非在与肺气不畅,肺主卫气,或卫气抑郁,肺气外无出路而上逆以为咳喘,或阳明不降,肺无降路,壅塞于上咳喘而做。基于上述认识,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紫苑、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以为君药;取杏仁泄肺气、半夏降阳明以为臣药;以桂枝、细辛温经通络,甘草、白术培土、茯苓、薯蓣渗湿利水以振脾阳,干姜温中,上述诸药共为使药;黄芪补气以防肺气过泄以为佐药。上述诸药合用,中焦阳复,阳明以降则肺金降气以化相火,肺气清肃,则咳喘一症自去。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甘草7.5份、白术12份、茯苓12份、半夏25份、杏仁25份、桂枝15份、干姜12份、薯蓣12份、细辛15份、紫菀45份、款冬花45份、黄芪7.5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如下:
自2012年以来收治咳喘患者138例,年龄在38-75岁之间,其症状表现为:无外感症状常年咳嗽、气短胸闷,喘促不断,部分患者伴有头晕、头痛症状,或风寒侵入呈现外感症状,待外感消失后引发咳嗽、喘促。应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咳喘的同时伴有有头痛、发热、恶寒等外感症状应先发其表,待外感症状消失后,若还存在咳喘症状则以该中药组合物治之。
治疗标准
1、 自感咳嗽减轻、胸闷感减轻,气息较服药前舒畅为有效。
2、 咳喘症状全部消失,胸闷感消失为有效。
效果如下:
在138例患者中,其中有102例患者在服用3-7天后即显示疗效,在102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咳喘症状消失,剩余36例患者咳嗽次数及程度、胸闷感减轻。除66例症状消失患者外剩余72例患者继续服药1-2周后停服,有46例患者咳喘症状消失,剩下28例患者中症状减轻患者19例,9例无效。跟踪显示,在咳喘症状消失的112例患者中1年内仅有6例出现复发,说明该中药组合物对咳喘一症的根治率较高。经统计,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咳喘一症的有效率达93.47%,治愈率为81.16%。通过上述临床试验可知,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咳喘一症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甘草9g、白术9g、茯苓15g、半夏20g、杏仁30g、桂枝10g、干姜15g、薯蓣9g、细辛10g、紫菀40g、款冬花50g、黄芪6g。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62岁,咳喘史2年,起病发于2年前的一次重感冒,服用感康等药物发热、恶寒症状消失后出现咳喘,经过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脉诊其脉寸浮关沉,舌苔白滑,分析其由于中焦湿热蕴结导致肺气壅塞而致咳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宁昕,未经隋宁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0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交叉β结构靶向诱导蛋白质聚集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