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无浴剥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00634.6 申请日: 2015-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4790235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发明(设计)人: 龙家杰;章燕琴;解昌峰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D06P5/15 分类号: D06P5/15;D06P1/38;D06P3/66;D06P5/02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12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性染料 染色 棉织物 无浴剥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剥色方法,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服装面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外观质量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按照以往国家标准,服装面料的外观质量符样3级(光源4只40W日光灯)即可,而如今出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采用不同的光源(D65、TL84、U30),且其符样要求4级以上,甚至4.5级(参考文献:WF-8836剥色油的应用实践[J].印染,2002,28(9):23-24)。然而,在实际印染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染色病疵,如色点、色斑、色差、染色不匀、颜色跳灯等,且多数情况下与标样的差距较大,此时生产厂家一般会采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将浅色改染为深色,另一种是剥色后重新染色,其中后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参考文献:棉织物修色剥色剂BS[J].印染,2011,37(9):19-22)。目前印染厂的疵品回修率可达3%,甚至更高。因而对纺织品进行剥色工艺研究是立足于市场基本需求的,对纺织印染行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剥色是指利用某些物质与纤维上的染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染料分子结构破坏,纤维失去颜色。按照使用的化学剥色剂类型不同,可将剥色分为两类,一类是氧化剥色,使用的是氧化性剥色剂,如H2O2、NaClO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破坏某些组成染料分子发色体系的基团,使染料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从而实现褪色或消色,其中NaClO易对织物造成损伤,且排放后会产生有机氯化物AOX,其使用受到限制;另一类是还原剥色,使用的是还原性剥色剂,如保险粉、雕白粉、二氧化硫脲等,特点是对某些结构的染料发色体系的破坏是可逆的,例如蒽醌结构的发色体系,其中雕白粉有刺激性气味,受潮后会放出H2S,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危害人体健康(参考文献:染色织物的剥色及回修技术[J].印染,2006,32(14):12-16;New process of color stripping dyed textile fabric [P]. US 4227881,1980-10-14;棉织物修色剥色剂BS[J].印染,2011,37(9):19-22)。

传统的剥色方法需消耗大量化学药品,且在剥色结束后还需加入氧化还原性相反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以防止残留的剥色剂对后道的复染产生影响,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较大,成本高,且排放的废水对环境危害严重。

目前,活性染料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分散染料的第二大类纺织染料(参考文献:染料化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而对于活性染料来说,上述特点更为突出,由于其与纤维间以共价键结合,湿处理牢度相比于其他染料有显著优势,这也使得活性染料在剥色时处理条件更为苛刻,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

如何降低化学品用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找到一种高效、绿色、清洁的纺织品剥色方法,特别是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剥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纺织品剥色处理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设备工艺简单、流程短、耗水量小、剥色率高、节能减排等优点的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无浴剥色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无浴剥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经活性染料染、固色处理后的棉织物,在剥色液中进行二浸二轧处理,轧余率为10%~120%;

(2)将步骤(1)处理后的棉织物平整地悬挂于密闭装置中距低压汞灯石英套管外围0.1~50cm处,利用紫外光能在室温空气条件下进行棉织物的单面无浴剥色处理2~120分钟;

(3)剥色结束后取出棉织物,用冷水充分洗涤,晾干或烘干,得到单面全幅棉织物剥色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染料为偶氮型染料或蒽醌型染料,活性染料的活性基为一氯均三嗪/乙烯砜硫酸酯、双一氯均三嗪和一氯均三嗪;具体的活性染料包括:活性红M-3BE 100%、Everzol Yellow 3RF、Everzol Blue BF、Everzol Blue BRF、Evercion Blue H-ER、Evercion Red H-E7B、Evercion Yellow H-E4R或活性蓝K-G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0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